第379章 兵临伊阙
孙坚最终还是选择相信秦泽的推断,只因为董卓真的不是一个可以按照常理度之之人。
当初大家都以为董卓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废立汉帝之举,可人家偏偏就做了,所以若是用一般的世家官僚们的游戏规则来约束董卓,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孙坚和秦泽议定出兵计划之后,便匆匆离开广成关,一面是要回去立即安排出兵的事宜,一面是派人将秦泽的推断报给关东诸侯们,让他们早做准备。
而在孙坚离开之后,秦泽也没有闲着,一边令人督造攻城器械,令兵卒们抓紧时间演练攻城、攻关事宜,以备天暖之后的攻关作战;一边派人给盘踞在梁县的三千董卓军下最后的通牒,勒令他们立即投降,否则一旦打破城池,这三千人将会一个不留,尽数坑杀!
秦泽之所以如此做,还是因为情势有变,一是为了加快出兵步伐,免得被梁县的兵卒拖累,耽误出兵北上时间,二则是因为梁县正处在秦泽的粮道上,若不将它南下,将会影响秦泽的粮道安全。
盘踞在梁县的三千董卓军仅有少部分高层的军官是一早跟随董卓的老人,其余大半是何进旧部,对董卓忠诚不高,不然董卓也不会用粮草作为控制他们的手段。
他们原本就在广成关落入秦泽手中之后便已经惶恐不安,虽然其后有董卓派来的信使越过秦泽的阻拦进入县内,告知他们董卓会尽快出兵救助,但依旧无法令城内兵卒信服。
现下秦泽又下了这样的通牒,城内的兵卒们再也忍不住,最终在几个何进旧部的暗中联络下,于秦泽下达最后通牒的第二日,趁夜发动兵变,将董卓派出的高层军官一举诛杀,随后便开城向秦泽请降。
秦泽得到消息,自然一番欢喜,立即厚赏了带头之人。
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对他们进行重新编练,秦泽便任命张辽为统帅,准他带之前的旧部一起进入这三千降兵之中,负责守护秦泽的后方,同时保证自南阳郡北上,经颍川郡东入梁县、广成关一线的粮道的安全。
张辽自然对秦泽的信任感激不已,当即立下军令状,表示只要有他张文远在,秦泽的后路以及粮道便会绝对的安全。
去岁冬天因为没有下雪,所以道路并未出现因为积雪融化而道路泥泞的状况,所以自正月十五开始,秦泽便频频派哨探到伊阙关一线侦测,同时开始加快攻城器械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