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回舟瞥了他一眼,生无可恋。
“多么……优秀的粉丝!多么,多么朴实的祝福!”许牧函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来,大富大贵的大作家,给小人一点打车费。”
李回舟把卡片夺过来,一边看一边无奈地笑。
“花放你家?卡片我留着收藏。”李回舟说,“谢许爷,晚上请你吃饭。”
许牧函家有个院子,这些花还能在那里悠闲地晒几天太阳。
许牧函点头,又说:“一个官宣就这样了,以后节目播出,要不得了呢。”
李回舟愁容满面。
许牧函夸张地摇摇头:“作,可劲儿作吧。”
说起来确实是李回舟自己作。他不怎么爱出去玩,最大的爱好就是宅家看书看电影。许牧函和他正相反,从小就是社交达人。他们同在中文系,但许牧函大一届,毕业后当了杂志记者,采访见人都是家常便饭。不像李回舟,跟同学聚会都得积攒社交能量,攒够了再出门。
许家是混金融界的,许父对影视剧投资也有所涉猎。娱乐圈这些事儿许牧函听的多了,也没少跟李回舟打预防针。自从李回舟接到《奇迹之旅》邀约,许牧函就把利弊分析了好多遍,每次结论都是,对李回舟这样的人来说,综艺还是别去了,安心在家继续写书长蘑菇。
粉丝和善,经济自由,最多去个签售会,何必要出名蹚浑水。
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出了名,很多事情就是身不由己。和娱乐圈的人绑定,前途就更不明朗。
李回舟自我安慰道:“名气大一点,我就写点能引发关注的社会问题,说不定被看见了,这些矛盾就能解决呢……”
许牧函投来看傻白甜的眼神。
李回舟撇嘴:“那名气大一点,总归写的东西被更多人看见,如果能鼓励到一个人,让他的生活更好,不也是有意义的?文字的价值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感情世界是不会变的。”
许牧函启动车子,没应声。
坐在他身边的,仿佛不是大学快毕业的李回舟,而是初见时十二岁的李回舟。
单纯,理想主义。
但许牧函就是喜欢李回舟这一点。他见多了名利场的事,当记者又是日日阅人,明白李回舟那点单纯在尘世里多珍贵。
许牧函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你上节目,就会见到那个人了。”
李回舟心脏猛地一跳。
他若无其事,“嗯”了一声。
装,接着装。
许牧函索性单刀直入:“见了陆寻声,你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