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能想这么远?
陆寻声驾马疾驰,心里涌起一阵不安。
刺史与老将军曾是挚友,谁也没料到是刺史背叛了老将军,才让刚打完胜仗,筋疲力尽的将士们惨遭自己人屠杀。
一时之间,刺史由一方父母官变成人人喊打的叛徒,一家老小被押送回京斩首,叛国罪无可赦,连七岁的小女儿都没幸免。
只有刺史的儿子杳无音信,后来听闻是自己逃命,却跌落山崖,连尸首都找到了。
他没死,难道当年的事情也有蹊跷?
耳边风声阵阵,陆寻声心如乱麻。
秦公公走入一间破庙。
佛像上已经长了蛛网,只有月光照明,有些阴森。
一位和尚忽然走出来,问:“来者何人?”
秦公公示意身后的士卒收起兵器,用北蛮语说:“我来见库尔敦将军。”
和尚思忖半晌,而后用北蛮语回话:“我如何信你?”
秦公公掏出两封信,一封是和库尔敦的密谋,另一封是库尔敦约他在荒郊破庙相见的字条。
老狐狸想了想,先把字条递给了和尚。
这一片着实荒凉,秦公公反复确认四周没有埋伏,才敢进庙。
可李回舟料到了这一点,算好时辰,让陆寻声晚些时候来。
庙里加上李回舟,也不过藏了十来人,都是死士。
李回舟算无遗策,只是总把自己也算在死局之中。
和尚和秦公公用北蛮语一来一往,李回舟只猜了大概,却不知他们具体的交易。秦公公也在怀疑对方,刻意想引出和尚的漏洞。
但他也怕一个不留神,过度猜疑让库尔敦撕毁契约。
两人斗智之际,陈家烜夜间突袭,一把火烧了库尔敦的粮仓,让他无法支援。陆寻声带人小心前进,要来一个瓮中捉鳖。
秦公公说:“我这里还有一封密信。”
信都是证据,李回舟点头示意他拿过来。两人距离越来越近,就在秦公公伸手递信的瞬间,他忽然一把摘掉了和尚的面具。
跟在他身后的亲信喊道:“他不是北蛮人!”
秦公公愣了片刻,忽然露出狰狞的笑容:“好啊,原来刺史的小儿子真的没死。”
李回舟嗤了一声:“大仇未报,岂敢先死?”
刀剑碰撞,打的不可开交。李回舟拔出藏在佛像后的剑,直逼仇人,无奈对方人多,几十招后还是落了下风。
庙外忽然杀声震天,是陆寻声带兵赶到了。秦公公大骂一句,不愿相信自己气数已尽。
除了个别不要命往前拼的,其余宦党都被抓了活口,回京审问,都是人证。
李回舟拖着剑,剑上血迹未干,落在雪地上,红得刺眼。
面具没了,有的老兵忽然喊道:“这是叛徒家的小儿子!”
赶来支援的陈家烜刚好听到,心头一震,忙策马来看。
是他。
那个最喜欢来军营找陆寻声的少年,那个逆党之子。
刺史害了老将军,害了他们那么多兄弟。
有人喊:“杀了他!”
这声音一呼百应,更多人大喊:“杀了他!”
陈家烜看向陆寻声,陆寻声翻身下马,和李回舟对视。
陈家烜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陆寻声抿着嘴唇,微微颤抖。
“这是该诛九族的人!”陈家烜泫然欲泣,“我兄长……如果不是他们,我兄长也不会死!”
每个人都有故人死在四年前那场大乱中,仇恨无解,此时全刺在李回舟身上。
李回舟朝陆寻声走过来,他在打斗中伤到了腿,走得很慢,眼睛却是带笑的。
宦党落在陆寻声手里,便无路可逃。
他相信陆寻声,相信长公主。
只是和眼前的人,再也回不去从前。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重逢了又怎样?家仇国恨,哪个都大过少年那点缱绻的心事。
“杀了他”的声音响彻云霄,陆寻声缓缓拔出鸿烈刀,刀指前方,他却先红了眼眶。
他看着李回舟自己走过来,刀尖插进心口,血滴在地上,那人还是笑着。
陆寻声想要往回撤,却忽然被李回舟握住手腕,深深地往前刺了几寸。
雪又下起来,越下越大。
漫天大雪是最后的送别,少年合眼,魂归故里。
众怒平息,陆寻声挥挥手,示意陈家烜带兵回去。
他跪下来,忽然发现和尚怀里还藏着一封信。
是刺史的手书,平反的证据。
……
宦党元气大伤,朝廷更没想到四年前刺史背叛老将军竟是一桩大冤案。
朝臣这才发现,皇帝并不是什么软柿子,没了宦党压制,他做事雷厉风行,连沈娘子都没放过,直接处斩。
皇帝恩威并施,又给了边关将士足够的抚恤。
此次将军又立了功,连街头巷尾的话本子都在讲他的英雄事迹。
可陆寻声不在乎这些,他交接完公务便去了相国寺。
方丈带他去了慧静的住处,这间简朴的小院子里,也有一株傲雪红梅。
方丈说:“唯神佛前是解脱处。”
“没有解脱,”陆寻声低头,伸手接住一片梅花,“世间万事,本就没有解脱。”
最后一幕,镜头给了沈娘子。
她爱上了皇帝,默默抗争宦党,拦下密报,可至死都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