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盈单手托腮,整间屋子一片寂静。
良久,胡盈点头道:“寻声说的对,彩虹船最近事情多工作忙,确实没有细细打磨剧本。刚好回舟在这,现在讨论一下,如果有更好的故事自然是好事。”
李回舟看了陆寻声一眼。
陆寻声方才看出来他有想法了,果断当了这个出头的人。即便彩虹船有不满,也不会把矛头对着李回舟。
陆寻声朝李回舟轻轻一笑。
“我觉得老龄化主题的故事也不必局限在当下,”李回舟说,“未来的某一天,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而科技发达,家庭机器人承担了做家务、照顾老人的工作。但他们唯独不能取代子女的陪伴和关心。”
胡盈面色一喜,拍手道:“不错,这是个好思路。”
主要负责人都这么说了,其他工作人员便顺着这个逻辑,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听到一半,黄宇霖也加入发表了看法。
人多力量大,短短一个小时,新的小剧本居然成型了。
新的故事有两个主角,采用双线叙事。
主角a仍然是一个渴望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人,他在大城市打拼,鲜少有时间回家。主角b是一个机器人,他在家里给a的母亲做饭洗衣,唱歌弹琴。
只是冷冰冰的机器手,捂不热老人的心。
老人盼着a回家,又怕打扰他工作。每次联系,寥寥数语的关心后,总是老人主动挂电话。她说,机器人很能干,一切都不用挂念。
没人知道,机器人b在和人类漫长的相处中,对a的母亲产生了感情。
这位老人如千千万万平凡的父母一样,勤劳善良,兢兢业业。有一次机器人b的腿脚坏了,奶奶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给他上润滑油。
机器人也渴望温情,可他知道生为机器,不该奢望人类的感情。
他不明白a为什么不知道珍惜这一切,车水马龙中的霓虹灯,到底比不过家里的一点暖光。山珍海味,也不如母亲做的一碗汤面。
后来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好,她去世的那天夜里,a到底没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
两位主角见面,a惊讶于b的斥责,他没料到机器人竟通了人性。
a依然挂心远在千里外的工作,机器人b替老奶奶不值,心灰意冷之下,他决定离开这个地方。
离开之前,b把自己的记忆播放给a看。
a终于看到了,母亲是如何在深夜一遍遍抚摸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是如何看着秋叶落下,哼着孩子儿时最爱的歌谣,挂了电话后,又是如何辗转反侧。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最后一幕,机器人撑着伞消失在远方,他眼角的水滴,不知是泪还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