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没有到达晒场,就一路撞见了好多行色匆匆的村民。
几人加快了脚步,到达晒场时,村民基本都走光了。
大队长看到他们来了,还有点惊讶。
上一届知青,第一天上工,可是睡到了日上三竿。
傅国栋代表八个人说,“大队长,请问我们今天要做什么?”
对于做活积极的人,大队长是很喜欢的,对这八个新知青给了个好脸色。
“现在主要的活计就是挑水灌溉庄稼。
你们第一天上工,伙计还不熟练,就给你们分一块离河道近的地,量也给你们减半。
你们八个人为一组,在太阳把地晒热之前,必须把那八亩地浇灌完。
不然全部都没工分,按时按量的浇灌完,每人五个工分。
去仓库领工具,待会儿我叫个村民教你们怎么给庄稼浇水。”
一群从没下过地的人,并不知道八亩地有多宽?
想到大队长说的量减半,再加上他们又刚来,一切都不熟,以为队长分派的活计不算繁重。
可等他们拿上工具,跟着来教学的村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知道是他们天真了。
大家目瞪口呆的站在路坎上,看着差点望不到边的八亩地,又看了看地头离河道的距离,一个来回起码得半个小时。
这还叫近?
这还是减半的工作量?
被派来教学的村民叫陈大妞,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
看着明显被吓到的八个知青,带了点情绪说,“你们这些城里娃子,吃好的,穿好的,现在也该来体会一下,我们农民的辛苦了。
不然你们以为那碗里香喷喷的食物是怎么来的?
那可都是我们老百姓用汗水一粒粒浇灌出来的。
赶紧的吧,别耽搁我时间,我在这陪你们磨蹭,我的活可还没干呢?”
陈大妞运水的工具是一个有点像椭圆形的高木桶,桶上面安装的有背带,是背着走的。
一个这样的高木桶,可以装三到四桶水。
苏宁他们一行人,也有六个人是这种工具。
陈大妞便教他们如何打水,行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才能保持上身平衡,背上背的高木桶里的水才不会浪出来。
傅国栋往高木桶里盛了两桶水,打算先适应一下,第二趟再背三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