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没有办法直接进去空间的,一个人凭空消失,那是不可能的,当自己是鬼啊!空间就在自己脑袋里面,这东西就是游戏一样,就是绑定自己的一个人,只要自己不说出去,就不会有人知道,多好,简直是居家必备,物美价廉,咳咳,自己在想什么啊!反正就是这样了。
空间里面除了那一口泉水,就是黑色的泥土,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李桃花本来是兴致勃勃想看一下自己的领土的,不过什么东西都没有,没有几分钟,就不想看了,只好悻悻然退出了空间。
因为对家里面不熟悉,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她是不知道的,短短的时间是没有办法找到李家的放菜籽的东西,李桃花只好死心了,等着自己那个二哥回来再问一问好了,还是是这个朴实的年代,这个二在以后,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上一辈子的自己可是不算什么独生子女,可是哥哥很少愿意带着妹妹一起玩的,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一次,居然兄弟姐妹都有了,这个年代的人真是能生啊!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厉害的十个孩子都不是个事,不过生得多,不代表就可以养得起了,都是小的捡大的衣服穿,新年都没有新衣服来着,生病的话,就自己挨着过去的,没有钱看病啊!
☆、5家人
李桃花在晚餐的时候终于看见了所有的家人,李家五个孩子,最干活多的大概就是李梨花这个三姐了吧,不是男孩子,不是老大,几乎煮饭打扫洗衣服等等这样的活都是她来做了。
不过李桃花才不会说什么帮忙了,她虽然是小孩子,可架不住自己和李大光是双胞胎,双胞胎可是人人都稀罕的,而且她还是老小,李得权和徐兰最喜欢的是就是这一对双胞胎了,这个年代可没有计划生育之说的,可是生多了,就代表就得养得起。
不过李家算是可以的,两夫妻和大儿子去赚工分,还可以养得起五个孩子的,现在还没有恢复高考,最奇怪的农村的人居然不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好多人都在说读书无用论,不过徐兰很奇怪,一直坚持要送几个孩子上学,不过李得权居然还同意了。
这个时候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农民们出工和工人们上班差别不大。工人们是按工资等级按月发工资,农民们是按工分多少按年分酬劳。每天的工作是由队长按照每个人的体力和能力进行分配的,每天的晚上由会计给大家记工分,每人都由一个工分本,每天的工分就记在上面,每个工分后都有会计的印章。
工作由队长分配,一天早上、上午、下午出满三次工的算一个工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每个工日的工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青壮年劳力每个工日记9至10分,老、弱、病、残、妇每个工日记5至9分,妇女的工分一般最低,而且没有弄虚作假的,工分张榜公布,每个社员全年共有多少工分,能分到多少粮,能分到多少钱,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
除了这个工分,还有农民家庭个人的劳动收入,就是养猪,养母鸡,还有自留地可以种一点东西,吃的青菜,或者种一点什么东西,拿去卖,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点小钱了,李家养了十八只鸡,卖鸡蛋的钱,油盐酱醋茶这些基本生活,还是有的,平时母猪和母鸡都是三个小的孩子在照顾的,别以为小孩子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农村的孩子六七岁已经可以帮忙家里面干活了。
不过现在的学校也学不了什么,老师不带课本,学生不带书本,干什么的都有,就是老师想教,学生都不一定会学的,一个老师教几个班级,而李大明和李梨花在同一个班级里面,学校学不了什么,都是回家都是徐兰自己来教的。
徐兰是一个知青,知识青年下乡务农,是这个年代的一大壮举,一个应该拿着书包读书的人在农村里面做农活,她是一个城里人,一开始的时候是多么不习惯,后来不知道怎么着就跟李得权两个人组成了家庭,虽然1971开始就陆陆续续有知青回城,不过那都是不过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徐兰有一个弟弟,当年为了不让儿子去贫穷落后的农村,去好一点的农村,徐家可是出不少力的,也许是心里有气,反正徐兰就是个要强,硬是没有联系过家人。
徐兰绝口不提徐家人,李得权也从来不说这些,他虽然是个粗人,可也是个疼媳妇的,徐兰在教孩子的时候,他也跟着学,这个男人是觉得徐兰一个知识分子嫁给了自己,委屈了,从来不大声对媳妇说话,这个家,都是徐兰当家的。
☆、6要种子
本来李得权还有老子娘帮忙的,不过李家生了五个孩子,家里面就几个房间,都拥挤在一起,就在另外一个儿子家住着了,平时有什么也过来帮忙一把手的,不过时不时还是回来看看孙子孙女的,来帮衬一下大儿子。小儿子会开拖拉机,日子不知道比大儿子好了多少,两个老人家就经常担心自己的大儿子了,加上小儿子没有娶妻生子,又没有家累,而大儿子生了五个,过得苦哈哈的,就经常送东西过来。
主要是来看孙子的,老人家不放心孙子,是不是过来看一眼,而李得建跟李得权差了十多岁,那时候大人没有空,几乎是李得权带大的,要不是家里面不过地方了,李得建还在这里住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