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陛下刚刚登基,契丹的三王子耶律平就发来了投诚状,还求她许一位公主和亲。
和亲当然可以不用真公主,整个沈氏江山阳盛阴衰,彼时宗室里头适婚的只有清河郡主这一位。
耶律平言辞恳切,说自己的母亲就是汉人,若真能娶得我朝郡主为妻,他在契丹争储就有了十成把握,清河郡主自然能做可汗王妃。
女皇自然不舍得自己唯一的侄女远嫁,但耶律平却是样貌端正、才智双全且光明磊落之人,虽苦寒了点,但他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良配。
据应先生说,陛下打着请诸多适婚的姑娘公子来相看旗号,三个月安排了十八场各种各样的雅集,实际上每个人都清楚就是为了促成耶律平跟沈嘉禾的婚事。
后面发生的事多少有些离奇。
那十八场雅集促成了京中十二桩婚事,可沈嘉禾和耶律平的那桩却直接泡汤。
耶律平看上了,不,也不能说是看上,就是他直接把女皇母家,就是胡国公许家的一位庶女许知柔当成了沈嘉禾,两人大大喇喇地在众人面前谈起了恋爱。
女皇本以为是耶律平与自己侄女互相看不上眼,正好他跟许知柔合得来,就下旨封许知柔为公主出嫁契丹。
耶律平直接傻了眼,谈了仨月的恋爱,结果对面是位冒牌货。当场没了好脸色,愤愤离席。
沈嘉禾本觉得自己尊贵无比,许知柔,国公家歌姬生的庶女,鞑子只配得上她。
结果呢,耶律平觉得许知柔才像一个郡主,人家装模作样千肠百转的,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沈嘉禾深觉受了奇耻大辱。
可旨意已下,之后发生的事情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是女皇逼三王子耶律平就范——毕竟人是你自己认错的;然而更多的人揣测,这位叫许知柔的姑娘得了她母亲的真传,通过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操作,总而言之,耶律平后来在立政殿很高兴地正式受旨。
许知柔在京中备婚,等待出嫁契丹的那一月,沈嘉禾大约是赌气,跟素有京中第一美男子之称的魏国公嫡长子陆成敛火速订了婚。
应先生当初是这么评价的:“好看有什么用?陆成敛靠荫封才能成个香饽饽,他家老国公丁忧能丁出仨儿子来,儿子又肖父,落寞是迟早的事。”
据说女皇也是极其不同意的,她这辈子,三宫六院七十二男宠,压根不明白沈嘉禾这种女孩子的性子,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