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改装工作比原来估计的要顺利,竟达到了一个月三架。因为,原飞机上的很多线路、零件都可以进行利用,这大大缩短了改装的时间。而随着工人的增加,技术的熟练,效率还能继续提高。
机械两级两速增压器的研制已接近尾声,飞机的性能又将有一个提升。即便是现在的飞行性能,也让飞过它的飞行员大加赞赏。
而如何在这些飞行员结束训练,驾机返回大后方之前,充分有效地利用,狠狠地打击一下鬼子,便是陈天民在苦苦思索的事情。
因为空战必须要在根据地内进行,即便飞机战损,飞行员也有很大的机会逃生。
基于这样的考虑,就不能被动地等着鬼子修好机场,布署完飞机。陈天民是要把主动权握在手中,要把鬼子的飞机引到根据地内,再利用雷达的探测,发动有备的袭击。
而鬼子没有雷达,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战机。夜袭机场,炸它几架飞机,以激怒鬼子,引诱其从更远的机场起飞轰炸根据地。
说到夜间飞行,那是连鬼子的飞机都不具备的性能。但在陈天民的筹划和准备下,根据地的“空军”却正在进行急训,以掌握这项技能。
早期的远程飞行主要靠罗盘,一旦航向正确,根据飞机空速和大致的风速可以预计到达目标的时间。要是天气晴朗,还可借助星空导航,但绝大部分时间,飞行员能做的只是祈祷!
当飞行先驱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挑战自然的时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则在另一个领域艰苦奋战。早在一九一一年,就有人研究了无线电波的定向性。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齐柏林飞艇轰炸伦敦时就使用了原始的地面无线电测向导航。
陈天民所使用的,则是综合了已经并不算先过的技术,再辅以雷达探测定位,进行纠偏的导航系统。
首先是在机场附近建造两个由相隔很近的无线电发射塔,发射相位互补的莫尔斯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