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元英总是微笑和煦的让人如沐春风,从来不曾让人感到寒冷,可是此刻她却觉得,元英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简单。笑面虎的由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也许元英温和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连他自己也不明白的本性——那越西皇室天身具有掠夺的本性。
其实李未央可以仔细地思考一番,并不急于给他答复。甚至于她只要安抚一二,便可以让对方为她做一些事,而且光明正大。她帮助静王,借刀杀人,令裴后和太子陷入绝境,不但她大仇得报,事后,她也可以选择归隐田园或者安享富贵,的确是个好法子。可是她平生行事,对敌人可以不择手段,却从来不会对亲近之人用这样的手段。静王固然与她并不亲近,可他却是与郭家息息相关。郭家人与她虽然没有血缘亲情,可是他们的一片拳拳之心,李未央纵然铁石心肠,也不能不动心。若是为了却私怨,撺掇静王与裴后杠上,一着不慎,必定连累郭家。
她叹了一口气道:“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殿下对我有情还是无情,有心还是无心,都与我无关。我劝你也不要再想这个问题,我不答应,母亲也不会答应的。”
元英看着李未央,目光渐渐变深道:“你相信不相信,我会有法子让郭家答应的?”
李未央望着他,目光里流露出一丝冷然,“若是使用威逼利诱的法子,那殿下就不是元英了。我相信,你对郭家的重视远胜于我。若是惹恼了他们,你哪里来这样强大的支持者呢?”
元英笑了笑道:“看样子。嘉儿你对我十分的了解,更知道我的野心。”
李未央笑了笑道:“身为一个皇子,自然不甘心只是屈居人下,更何况静王殿下天生就有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魄力。只不过碍于裴家和雍文太子,只有按兵不动。我想你如今最大的愿望,便是劝服郭家追随于你,你想娶我也并不是全然是因为你喜欢我,更重要的是你觉得郭家人对我十分重视。所以,你是因为需要而娶我,不是吗?”
元英深深看进她的眼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李未央并不是一个好欺骗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目的,都很容易被对方看穿。不错。他并不是因为爱或者喜欢才会迎娶她,他是因为——需要。这两个字虽然听起来十分的功利,但是对于皇子而言,需要远胜于一切。李未央若是嫁给别人,元英极可能会失去郭家支持。因为他太明白舅舅的性格,守城有余而攻势不足。郭家宁愿守着如今富贵安稳,也不愿再进一步去为他去冒险。可惜他需要的不是默默的支持,他需要的不顾一切、强大的后盾。然而此刻一切都被李未央看穿了,他还能说什么了。狡辩吗?不,元英不是这样的人。他想了想,面上的神色缓和下来,柔声道:“嘉儿,你觉得我不会赢吗?”
李未央望着他,淡淡地道:“殿下,不是我泼你冷水,依现在情况来看,越西政局颇为稳固,太子殿下既是裴后的嫡长子,又没有明显的失德,文武百官畏惧裴家权势,皆数倒向太子。殿下即便娶了我,得到郭家全力支持,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一些年,纵然可以强行夺位成功,也不免遗臭万年。史书上会说,殿下是谋逆篡位,乱臣贼子。常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殿下自己不怕成为千古罪人,却不要拖累一心为你着想的郭家才好。”话是这样说,她却是在提醒元英,不要妄图把郭家拉下水,谋逆一事,郭家绝对不会做的。
元英盯着李未央,越发赞赏她的冷静理智。他如今最为顾忌的,便是太子地位稳固,裴后势力庞大,只是他不露声色,淡淡一笑,道:“我当然知道局势如何,可我更相信,太子这副假面具不会一直戴着,他总有一天会露出本性,到时候,你便会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这江山社稷,百姓安危。嘉儿,今日对你的求婚一直都算数,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明白,谁才是最适合你的人。”说完他看了远处一眼,笑道:“你另外的一个追求者来了,我该退场告辞。”说完他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
李未央目送着他的背影,却是叹了一口气。元英十分聪明,也很是谨慎,尤其是举手投足之间竟然隐隐有帝王气象,又肯放下身段与人结交,绝非甘心长久居于人下之辈。将来他若是争夺皇位,必定是一场血战。他今日突然提起这件事,可见很快便有所行动了。可是对于李未央自己而言,她不愿意掺合在皇子之间的争夺。她的目的,不过是那高高在上的裴后而已。
元烈很快地走到了李未央的身边,那双秋水般的眸子深深地望着她,随即自嘲地笑了一下,勾勒出冷酷神情,他薄唇微启,低低道:“看样子,元英一定是说了什么。”
李未央微笑地转头看了他一眼:“他说什么重要吗?还是你依旧为他的话而在意?”
元烈的见识早已不同于在大历的时候,那时候他只是李家的三少爷,对于世情并不熟悉,对于人心他也看不透。如今他已经是越西的旭王殿下,历练的事情多了,心境看着都开阔了许多,整个人看起来开朗,骄傲,还有一种凌厉的霸气。他微微一笑,面上却是无比的自信:“元英说什么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你的心,是否依然没有动摇?”
“动摇?”李未央笑了笑,“我倒是想要动摇,只不过对方要的不是李未央,而是郭嘉,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