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听到元英这话说得有几分奇怪,心头掠过一丝猜测,失声道:“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有人故意构陷?”
李未央幽静的眸子有光晕浮动:“贵妃娘娘或许是憎恨郭家的,只不过她还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火烧宫殿,纵然她真的如此做了,也不会留下什么把柄在咱们的手中,这护卫出现得过于奇怪,梁女官背叛得也不明不白,现在梁女官已死,唯一的证词就是在这护卫的身上,足可见这幕后之人是故意要留下线索要咱们怀疑到陈贵妃的头上,若之前我还是对陈贵妃有三分怀疑,此刻我已经觉得她是清白无辜的了。”
南康公主心突然漏掉半拍,她转过头看着郭惠妃,郭惠妃笑了笑,向她点了点头:“嘉儿说得不错,我也是这样的看法。陈贵妃若想真的要了我的性命,多的是其他的法子,也用不着如此大动干戈,一下子烧死了二十多名宫女太监,这件事情绝不会是小事。”
静王点了点头,随即便吩咐护卫将那已经死去的两个人拖出去。就在此时,却突然听见外面有人禀报了:“陛下驾到!”
殿中众人的神色都是一变,尤其是郭惠妃,她连忙整了整衣衫就要起来,却听见皇帝一边走进来一边大声道:“爱妃不必多礼,朕只是来看望你。”
皇帝脸上神采奕奕,别有一番雍容气度,李未央冷冷地瞧着对方,神情之中多了三分厌恶,皇帝当然是坐在首座,而郭惠妃和其他人都只能站着,皇帝的目光落在了静王元英的身上:“朕着你调查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静王低下头躬声道:“回禀父王,这件事情儿臣已经查清楚了,是因为宫中的梁女官犯了一点小错,被娘娘责骂,怀恨在心,所以火烧宫殿,妄图谋害母妃。现在这个梁女官已经畏罪自杀了,这样的罪刑本应满门抄斩,奈何梁女官终生未嫁,只不过孤身一人。儿臣建议此事到此为此,不要扩大了。父王以为如何?”
元英说话的时候,李未央一直盯着皇帝的表情,不愿放过一丝一毫的变化,皇帝放下手中的茶杯道:“哦,爱妃也认为此事只是因为一名女官不服管教蓄意报复,如此简单?”
郭惠妃心头一紧,但语气平静地道:“刚开始臣妾也很怀疑,梁女官是臣妾的心腹婢女,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后来好好回想一番,当初带她进宫她就是不情不愿的,这么多年来想必一直怀恨在心,一点小小的责骂都受不了,竟然还会做出如此可怖的事情。陛下,若是臣妾死了,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被放出宫,更可以和心上人双宿双栖,恐怕这才是她纵火的真正原因。”
皇帝闻言一愣,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哦,原来如此,静王能够这么快查出事情的始末,朕对你很欣慰。真是能干,不愧是朕的儿子。”
他越笑越大声,笑得胸口上下起伏,差点岔了气的模样。而李未央一直冷眼旁观,觉得此刻皇帝的喜悦来得莫名奇妙。就在此时,皇帝的目光突然落到了李未央的身上,他收起了笑容,恢复到了严肃的神情:“郭夫人也带着小姐入宫了吗?”
郭夫人和李未央连忙再次皇帝躬身行礼:“是,陛下。”
李未央心道明明已经向你禀报过,这时候还装什么蒜,分明是故意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到这宫中来,却不知道究竟有什么打算,这皇帝的心思还真是没有人猜得准。
皇帝目光深沉地看了李未央一眼,只是淡淡一笑,又转头向郭惠妃道:“看样子前朝和后宫的各项秩序都需要好好整顿,上一回太子府出现了行刺的事情,这一次竟然还有一个女官纵火报复的事件。依朕看,每个宫殿都必须加紧警卫才行。”
皇帝双目精光烁烁直视着看着郭惠妃,分明另有深意,看得她心中有丝惊慌。不过郭惠妃就马上稳了下来,继续道:“是,多谢陛下体恤。”
皇帝淡淡地笑道:“朕决定从禁军之中挑选精干的士兵,三十人组成卫队,不分昼夜的保护爱妃的安全。”他一口气说出来,郭惠妃神色就是一愣。李未央心中就觉得不妙,这到底是保护还是监视?立刻元英就反对道:“父皇,寻常宫中护卫也就罢了,但禁军毕竟一直是拱卫大都,不懂宫中规矩,在内宫之中多有不便。父皇的一片好意儿臣替母妃心领了,只不过这件事情恐怕不太妥当。”
皇帝看着静王元英,似笑非笑道:“你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觉得禁军不好,那就由静王在懂武的太监之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尽快充实过来,好好保护爱妃的安全才是,想必有了精明能干的护卫,爱妃才可以高枕无忧。”
郭惠妃的唇角一直带着平静的笑容,她姿态优雅地起身在床上跪着道:“多谢陛下。”
皇帝的笑容更加深了,随后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南康道:“好些日子没见了,南康都长成大姑娘了。”
南康公主以为皇帝终于关注到了自己,神情中有一些喜悦。在宫中,皇帝对他们这些儿女素来是不感兴趣的,除了寿春公主还算得宠之外,皇帝对其他女儿几乎都是看也不看一眼,可是此刻他的目光落在了南康的身上,神情倒像是十分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