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听了,摆了摆手。她是现代人的思想,最是讨厌男人三妻四妾的,而且还有自己的那两个小孙子,自然是不希望儿子的后院乱七八糟的。卢氏的温顺不足,手段低下,怎么看着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当家主母。
“你去把秋嬷嬷找来,让秋嬷嬷跟在卢氏的身边。”
白嬷嬷听了,微微的一愣神。秋嬷嬷是歌姬出身,说是嬷嬷,其实今年也不过是三十五岁的年纪。年轻的时候,也是京城一绝。只是,十年前和崔氏交好,崔氏喜欢秋嬷嬷为人通透,而且对于男人的心思最为清楚。几年前,秋嬷嬷年老色衰,崔氏就将秋嬷嬷接了进来,平日里没事儿两人就说说话,听听小曲儿什么的。
卢氏这几日,也是异常的忙碌。不说是女儿的年纪小,又要搬东西,还要收拾两个儿子的东西,还有丈夫的东西。衣服,首饰,日常用品。最为紧要的就是身边的下人。
卢氏这一次去,定是要带几房的下人去的。只是,一直都是拿不定注意的。
因此,对于母亲送给了自己一个房中嬷嬷,很是奇怪。因为秋嬷嬷在府中,教导的是西院里面的那几个小官。身材虽说是走样了,但却是有着一副的好嗓子。
不过,只要不是给自己的男人送女人,卢氏也就没说什么。只是让身边的人好好地和秋嬷嬷相处,秋嬷嬷是歌姬出身,对于别人的眼光很是敏感。看着卢氏淡定的神色,微微的满意。只要不是那种蠢货,自己就能够慢慢的提点儿着她。
卢氏低微的满足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恩,这让秋嬷嬷也是学到了不少。因此,这对于程怀恩在任上要纳妾的事情,秋嬷嬷帮着卢氏处理了不少的事情。至于最后的妾侍,却是没有纳成,这让卢氏对于秋嬷嬷,尤其是自己的婆婆更加的感谢了。
“夫人,宋长公主来了。”崔氏正和秋嬷嬷说这话,翠柳进来回禀道。
崔氏听了,一拍额头。“哎哟,这个宋长公主也是太急了吧。不就是昨天的事情么?怎么今天就跑过来了啊。”
崔氏对于宋长公主这个女人,可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但又得罪不起。因此,赶紧的站起身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还行,也就不再换了。头发也没乱,也就赶紧出门了。
刚到院子里,就看到碧姨娘身边的丫头在屋外面,有点儿奇怪。这碧姨娘的消息也太快了吧?
“崔夫人,你可算是来了。快点儿过来,给我评评理,岳儿那个小兔崽子太气人了。”
崔氏刚一进屋,就听到宋长公主的话,微微的奇怪。不知道公主口中的这个岳儿是谁?
“是晋王。”白嬷嬷低声道夫人的耳边说道。夫人对于这些事情不是很了解,因此不知道宋长公主说的谁。
“公主万福。”崔氏就算是一品的诰命夫人,但是对这这位公主还是低一点儿。
宋长公主赶紧拉着崔氏,一起坐在凳子上。看到自己身后的碧姨娘,以为是府中的管事婆子,就指指自己面前的杯子:“本宫最喜欢的就是雨前龙井,还不快上茶。”
崔氏有点儿好笑,不过,依旧让自己身边的人去端茶。她平日不喜欢喝那些东西,府中也就备着一些准备待客。
“你说说,我那个弟妹要人品有人品,要样貌有样貌。就是不知道怎么不招他的眼,天天给弟妹脸色看。听说是昨天刚回来,就钻进了红侧妃的屋子。就是自己的女儿都不见得,真是气死我了。”宋长公主觉得崔氏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因为崔氏插手自己女儿的事情了。
宋长公主和晋王是一母同胞的的姐弟,因为母妃出身只是宫中的宫女,小的时候没少被人欺负。宋长公主小小年纪,就给别人玩心眼,护着自己的弟弟长大。现在好不容易,自己的弟弟争气了,却开始在女人的身上犯浑了。这让宋长公主怎么不生气,若是弟弟有着那么一两个嫡亲的儿子,自己也就不管了。
但是大唐族制,规定的爵位只能有嫡亲的儿子继承,就算是红侧妃改头换面,不是青楼花魁了。生下来的儿子,依旧是什么都没有。以后,方氏的女儿自然是有着一份嫁妆,但是现在的晋王府却要被上面的那位收走了。
“王妃娘娘自然是好的,而且王爷现在正是年轻的时候,自然是性子有点儿执拗。”崔氏也不好说什么,看着皇帝的作为,晋王出去打仗,身边还带着皇宫里面出来的太监,就知道皇帝对于晋王还是防备的很。自己的嫡亲弟弟,都是宁愿杨废,也不愿意插手正事,可见皇帝的防备心思有多重。
“哎,那个方氏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要是那个女人进府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直接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