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席氏见她心意已决,便不再劝了。这孩子刚生下来那几年,是她日子过的最苦的时候。她生了女儿,那位姨娘却生下了哥儿,一时间整个家里几乎就没了她和琴姐儿的位置,连丫鬟都时常给他们脸色看,这种成长环境造就了夏琴表面温柔,实则倔强,不屈不挠的脾气,真不知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娘亲,如果夏夫人再跟您提回杭州的事情,你便痛快的应了她吧。”
“那你怎么去见徐家公子呢?”席氏诧异的望着她,不明白女儿的想法。她若是应承回去了,便没法反悔的,到时候女儿岂不是没机会和夏老爷一起去京城了。
“呵呵,娘亲回杭州和我有什么关系,放心,一切我都想清楚了,他们既然带着染姐儿,便没道理拒绝我以照顾染姐儿的名头一起上船,当然,这事提前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所以蒋氏若是再跟您提起回杭州的事情,您便大方的同意下来。她近来忙于赴京事宜,根本不会太注意咱们娘俩,撑死派几个心腹跟着我们,却是不能完全控制的住我,再怎么样我也姓夏,丫鬟婆子能对我如何?到时候只要我没走成,她总不能把我一个人留在这新任布政使的宅子里吧。”
席氏见她那副毅然决然的神色,心中一阵感慨,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当年对付姨娘的时候还是女儿帮忙出的主意,从那个哥儿入手,倒也确实让那位姨娘彻底的慌了心神……她不怕女儿会出什么大事,就担心她的行径会惹怒夏家的老爷夫人……
夏琴见席氏一脸愁容,心里也有一些不好受。她也不知道自己着了什么魔怔,竟是无法放下这件事情,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夏冬雪那张轻视的面容和蒋氏近来看她的不屑嘴脸,于是便想要争上一争。
她捏了捏母亲的手心,淡淡道:“母亲,你不要担心女儿,若不是有遏制那蒋氏的把柄,我也不会冒险做什么,至于夏冬雪,她就是一个仗着出身比我好的小姑娘而已……”
“哎……”席氏眼圈微红,如鲠在喉。每个女儿都是娘的心头肉,看女儿如此不择手段的作践自己,她这个当娘的比谁都难过万分,却又无能为力。
41
41、算计(下)
近来,夏冬雪在蒋岚的刻意磨练下,凡事参与其中,整个人忙的不可开交。
蒋岚二十余年未回京城,心里不是一点计较没有,她当年是家里唯一的嫡女,又年龄最小,骨子里有些争强好胜,年轻时和几位嫂子处的一般,相较于亲哥哥的妻子而言,反倒是和母亲最讨厌的大哥之妻,薛氏玩的最好。这次回京,不知道几个侄女侄子们被教养的如何,但是蒋岚自己却或多或少的起了攀比之心,不由得更加严格要求夏冬雪和夏东至的言行。
夏冬雪大概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只是不知道若是母亲回到京城后发现,如今的侯府早已经不是当年名震一时的镇国公府,那舅母李氏是个小家子气的当家主母,丫鬟婆子教养不严,薛老太君年岁已高,跟个老小孩似的只顾玩闹不管世事,会作何感想?
几位舅舅除了不是外祖母亲子的大舅在皇上面前还有几分体面,其余的都是领着户部闲差,年银还不够府上的门客花销呢!即便当年舅母贪了他们夏家如此多的钱财,也没觉得蒋家生活有多么宽裕。她当年在镇国侯府的吃穿用度比照几位嫡系小姐,虽然算是不错了的,却也不似在江南夏家这般日日可以吃上燕窝,人参等珍贵玩意。二十年啊,足以让一个百年望族被贪图享乐的堕落和不会经营的奢侈腐朽拖垮。
蒋岚听说席氏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离开,心里暗道她还是个明白的人,若是继续执迷不悟,她便打算告诉老爷,不再给予他们任何帮助。若不是因为夏家子胥着实单薄,再加上对方是孤女寡母,他家老爷是不会冒着有违祖训的风险,收留他们。只是蒋岚心里依旧不太放心,怕席氏一时糊涂生出意外,便命了王嬷嬷跟着他们上船,见船开走后再回来复命。除此以外,她还抽调了两名小厮和一名管事,送他们会杭州老家。可是她还是低看了夏琴决心,更没想到席氏那般放肆女儿,帮着夏琴下了船,还从外面买了个和夏琴身段类似的丫鬟待在船上,掩人耳目。
夏琴并未立刻回到夏府,而是住进了一家客栈。要说她一点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