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她们走出贡院,陶小姐吓得脸色发白双腿发软,虽然经过县试了,不过县试并没有这样严厉,县试不糊名,也就是说取中与否很大程度上看主考官心意,有的地方识字率低,但是每个县要求每次县试必须取中三人,有个地方总共报名的人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考生把考试题目抄了一遍,还有一个考生写了且去两个字,最后一个考生一个字都没有写交了白卷,主考官也把三个人全部录取了,理由是,第一个考生把题目抄了一遍,而且一个字都没有抄错,说明他是个可造之材,那个写了且去两个字的,肯定是满腹经纶,那个一个字都没有写的,不轻易下笔,说明他为人慎重。
所以在县试时候,本地豪门权贵还是占很大便宜,主考的官员不仅看学问,也会考虑考生的背景。
然而到了省试,就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每次考试的主考官,四个同考官,提调官,收掌试卷官,印卷管,授卷官,还有弥封,卷录,句读,巡掉,监门,供给,都是考前随机从各县书吏,官学教谕中选调,要想事先串通考官成功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看到那个在号舍嚎啕大哭的老秀才,杨桃两个人都心有戚戚,从号舍出来,感觉从阴冷的地狱回到了人间,赶紧上茶楼喝了一杯热茶。
“我听说号舍里面死过人,所以阴魂多年不散,以前我是不信的,现在才知道有可能是真的。”陶小姐看着杨桃还算镇静,一本正经的开始唬吓道。
自古考场都有这样的传闻,什么学校是坟场修建的啊,地底下埋的是白骨。杨桃表示不信:“怎么可能,就算有鬼,也不怕,贡院的鬼,那也是文鬼,雅鬼,不会害人的,所谓,白衣长发瘦脸颊,媚眼红唇美如画,敢问美人何处去,美人答曰黄泉下。不是很浪漫吗。”
“你不要说了,我越想越怕,当初在般若寺该向慧仙师太求道符保佑的。”陶莹玉吓人不成反快被她念的诡异的美人诗吓哭了,
两人坐在茶楼喝茶,顾家的下人找了过来,拜道:“可算找到两位小姐了,我家公子听说你们到贡院来,正好和朋友在千载楼喝茶,请两位小姐一起过去。”
陶莹玉心想,这顾云好大的架子,按礼不是该亲自过来吗,不过想想人家顾氏子弟,当朝四痴的名头,也就想通了。
“我家公子本来是要自己过来,但是正在陪一个好友,不能走开,所以请两位小姐亲自过去一聚。”好像看出陶莹玉心中所想,那个仆人平时察言观色惯了,赶忙解释道。
杨桃和陶莹玉随她来到了千载楼,并不远,踏着红漆雕紫薇纹的楼梯上了二楼,仆人掀开竹帘,看见树根雕成的茶桌上放着瓜子点心瓜果几盘,叫了几个乐工,抱着琵琶三弦正在唱弹词。
除了顾云之外,靠窗椅子上坐着头戴一个青纱罗幞头,身穿圆领袍衫的男子,看见杨桃和陶莹玉两人走进来,依旧坐着一动不动,只把眼珠子撇了过去。
杨桃心想这个人真是好生无礼,顾云起来介绍道。
“陆大哥,这是我好友杨小姐名桃,今年吴县案首,这位是陶国公府陶小姐,也是今年取中的秀才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