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强化镇村干部、专业大户的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到各地参观学习,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突出农业招商引资,吸引在外能人回乡领办、创办设施农业,不仅有效地加快了设施农业发展步伐,而且投资主体清晰、自主、多元,增强了发展活力。
以临城镇小王村为例,他们在发展设施草莓一举成功的基础上,村干部带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去年投资发展大棚草莓两百亩,并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的品牌经营原则,成立了草莓专业生产合作社,不断扩张规模,成为全市设施农业的一大亮点。
明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对新建钢架大棚每亩奖励一千五百元、日光温室每亩奖励三千五百元,进一步加大了对发展设施农业政策激励引导的力度。
同时,整合各类农业建设项目资金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全市设施农业的标准化水平和集约经营水平逐年提升,改变了以竹架大棚为主的简易设施栽培,形成了以钢架大棚为主、日光温室为辅的建设格局,提高了设施的使用年限,增强了保温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推广无滴膜、无纺布、遮阳网、防虫网等覆盖新材料,配备滴灌、电热加温等配套设施,实施塑盘轻基质、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增强了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与示范带动功能。
明阳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蔬菜、瓜果种植栽培,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正加快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粗放到集约、低水平种植到依靠科技发展的转变。
市政府方面请来的农业专家们也根据明阳的自然条件、地域特征、季节特点、种植传统,立足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栽培生产技术,经过探索试验,优化形成了冬春茄子、夏白菜、秋黄瓜、冬春番茄等栽培模式,提高了设施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特别是为克服连作障碍,在冬春番茄、西瓜、草莓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科学合理搭配茬口,有效避免和控制了大棚反复重茬栽培带来的病虫灾害,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而且还形成了设施农业栽培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实施商品化、品牌化销售,明阳市的番茄、西瓜、草莓相继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有力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在明阳向工业大市转变的过程中,问题就更多一些了,这其中既有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又有工业化滞后的问题。
明阳的城市化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城市化滞后是因为工业化滞后带来的。
要想城市化,首先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工业强的关键是企业强,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工业的关键。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萧名学和陈通达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在发展的路子上,不能简单的克隆和照搬一些成功的经验,依据本市的实际,不能走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也不能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即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当然决不能走经济发展较快、而老百姓得到实惠很少的狭路。
两人都认为,明阳市要迎头赶上,奋力崛起,关键在工业。
他们以实施六个一百工程为载体,即培育四个一百亿产业,壮大一百家重点企业,抓好一百个重点项目建设,年新增一百家规模以上企业,领导挂点服务一百家民营企业,着力抓好一百亿元工业园区。
陈明洛听了老爸关于明阳市发展的布局之后,觉得他们的思路还是比较对头的,想法也比较超前,至少这个不走出卖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出发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如今大部分干部们都不顾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大干快上的大环境当中,萧名学和老爸陈通达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不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基础,换取自己的政绩,这样的做法还是很值得佩服的。
经过这么一番了解之后,陈明洛就觉得萧名学和老爸陈通达确实没有放松学习,他们也都把学到的东西给用上了,难怪洪老总来了明阳,居然没有挑什么毛病,而且还肯定了父亲陈通达的成绩。
陈通达同志不错,天晓得这句话会掀起多大的波澜来呢。
本书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