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走罢

以残破的易州换来全歼宗翰的兵马,并不是什么划算的生意。

临行前,柴进更是对着乔道清千叮咛万嘱咐,即便是放弃这次全歼宗翰的机会,也不能让易州百姓损伤惨重。

这并不是妇人之仁,梁山草创至今,已经隐隐有了新朝的气象。柴进身为新朝的开国皇帝,理应为后来人做一个模范。

要不然后世官吏视百姓为筹码,待百姓死伤惨重以后,少不得说一句:我朝太祖皇帝也是如何如何。

眼光放长远一些,随着梁山这两年的积蓄,火炮、枪支的发展,统一天下已经没有任何难度。之所以让张所在江南与宗泽对峙,不过是想看看宋廷还有什么招数罢了。

日后随着梁山的扩展,势必要与方腊处发生摩擦、争执,这次宗泽南下将方腊给全须全尾的收服,也算是大功一件。一则江南是繁华之处,留在方腊手里未免有些糟蹋了,新任的两浙路转运使正是在山东路做出来功绩的万俟卨;二来方腊兵制承袭梁山,稍加甄选、训练,便可得数万精兵。

还有一件是更重要的,梁山待方腊以诚,方腊对梁山动手则彻底的断了这份香火情,动起手来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不管如何,江南大局已定,现下只能看梁山的胃口了,朝廷彻底的失去了反抗的力量。少有几部精锐能保全的,也都畏梁山如虎。那向来桀骜不驯的韩世忠更是亲自上表,直言梁山不可力敌。

攻打河南路的张浚倒是个先知先觉的,彼部一直稳扎稳打,听到了张所的消息便毫不犹豫的带着西军退回潼关。

河南本就是以守为主,呼延灼如何骁勇也不可能杀入永兴军路,他的兵马也不够。

只有王彦的军马仍旧活跃在太行山,但是兀颜光已经带领本部兵马前往河北支援王禀,他手底下有解珍解宝二部,都是在沂蒙山区招募的擅山地战的好汉子,想来在太行山也能挡住王彦的攻势。

是的,只能挡住攻势,跟另一时空不同,现在的王彦虽然没有河北百姓的支持,但是他却有河东金人的支持!不将河东拿下来,派多少人去太行山都是送死一般。

不要觉得火炮火枪在这种地形能有什么大用,火炮运输困难,火枪需要后勤,总不能一口气将梁山的山地军种子都扔在这里吧?以战代练是个磨砺精兵的好方式,日后攻略云贵、安南都得山地军发威呢。

也就是说,问题的重点还是在宗翰的身上。

宗翰自然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但是他手中的战报像是时刻提醒着他,不要与梁山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