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袁怀玉把老子逼到今天这步田地的。
逼他关成皿造反的是你袁怀玉,
如今要剿贼也是你袁怀玉,
劝降的还是你袁怀玉。
真当我关成皿是傻子不成?
很明显,只要干掉他关成皿,最大受益者,就是他袁怀玉这些左党。
袁怀玉不知道关成皿心中所想,他在城下自顾自的说道:“关成皿啊,束手就擒吧!”
“这会是你最后的机会。”
如能兵不血刃拿下关成皿,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兵部尚书,唾手可得啊!
为此,袁怀玉特别有耐心。
“老关,你我同朝为官,这些年来,虽然你我各自为营,可你也知道我袁怀玉是个念旧的人。”
“说实话,我并不想你关成皿死在我手中,”
“兔死狐悲,你走到穷途末路,我心中也不好受。”
袁怀玉一副颇多感慨的作派,说道。
接着,袁怀玉又道:“这么说吧,只要你关成皿举城投降,皇恩浩荡,陛下绝对不会杀你父子二人,也不会刁难你们关家诸将。”
“毕竟,你们关家几代人前赴后继的为国尽忠,关岳更是我大吴公认的军神,为天下人所敬仰。”
关家关岳,即便已经死去二十多年,至今,仍是吴国所有男儿心中最崇拜的偶像。
很多人参军入伍,都是自幼受关岳影响,心系天下,憧憬着像关岳那般成为我大吴人人敬仰的战神。
或许,袁怀玉所言有一定道理。
关成皿真要是就此投降,或许安靖帝有一定的可能留他父子二人一条生路。
但是……
袁怀玉说的话,关成皿一个字都不相信。
关成皿撇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目光森冷的说道:“你知道我披这身青甲所谓何故吗?”
“我想让我爹看看,他们前赴后继,拼尽性命守护的你们这帮腌臜畜牲,是怎样的一副嘴脸。”
如果能回到小时候,关成皿会劝说他爹关岳,不要去行伍。
如果可以活到老,关成皿会立下遗嘱,就算是为奴,也不要参军,更不要做将官。
抛头颅,洒热血,拼死拼活,落不到半点好。
朝堂那帮读圣贤书的畜牲,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抹杀你一切功劳。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要打就打,”
“胜负,犹未可知!”
这大好江山,姓吴的不配。
上了桌,哪有回头路?
关成皿听说近来吴国民变蜂起,又有强敌窥视,显然大吴气数已尽。
那为什么,自己不争他一争?
关家几代忠良为国捐躯,这江山,他们关家也有资格坐。
而且,摆在眼下的唯一一条路,就只有篡位。
只有篡位,成为开国皇帝,他关成皿才不会留下千古骂名。
袁怀玉点了点头,
“啧!”
“非要兵戈相向吗?”
“也罢,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既然如此,我明白了。”
“希望你别后悔,”
“记住了,不是我袁怀玉没给你机会,是你自己不把握。”
“明日,我们战场见!”
袁怀玉调转马头,回了营寨。
下午的时候,关成皿把诸将叫来商议策略,
等诸将退去了,关成业不安的说道:“爹,这下可如何是好,听说娘和家里人,还有将士们的家属,都在袁怀玉手中。”
“明日袁怀玉要是把家属列在阵前,恐怕……”
桌子上有一封信,是当朝的宰执大人司马叟写来的,当然,肯定是没有署名的。
明确告知关成皿,他的九族没死,袁怀玉会带着他的家属,以及关家军的家属奔赴建邺,让他早做打算。
匿名信……关成皿不敢再信了,他多次派人刺探过,最终确定这封匿名信所言不假。
关成皿皱着眉头,深思熟虑过后,最终拍板。
“袁怀玉明日攻城,今天晚上我们就突袭他的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