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萍把样衣赶制完,天已经黑了,姜泉回县里的时候,顺路替她把样衣送去了高源镇制衣厂。
第二天苏萍跟随文工团演出,两天后才回来。
一进屋,却发现客厅的东西空了不少。苏志辉和苏庆辉的东西好像都不见了。
苏萍心里咯噔了一下,立马去了一趟面粉厂。
面粉厂有几位女同志也是粮站职工的家属,也住在粮站单位房,苏萍和她们有过往来。
对方看到苏萍后,不等她问,已经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苏萍同志,可算看到你了。”
“这两天你不在,姜泉同志也没见过来,我们想告诉你也没处找。”
“你兄弟前几天和厂里的周主管有点冲突。”
“周主管把他们辞退了。”
“你兄弟第二天就收拾东西回老家去了。”
苏萍猜到周主管为了她的孪生姊妹周老师,迟早要给她点颜色瞧。
果然,这就来了。
苏萍:“是为什么起了冲突?”
“具体不清楚,当时吵起来了,闹哄哄的。我们本来想问的,你兄弟直接走了。”
“哎,不知道工钱结了没有。你回去问问你兄弟,他们这阵子干活勤快,一人都顶俩了。工资要是没结,这就太亏了。”
这几位同志知道的信息有限,苏萍问得差不多了后,便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回村里。
路上遇到了几位乡亲,专程把苏萍的自行车拦了下来。
“苏萍啊?听说你哥和你弟被辞退了?”
“城里的工作不是铁饭碗吗?怎么铁饭碗还能被摔?”
“别说摔碗了,听说连工钱都没讨到,这不会是把你兄弟骗过去当冤大头吧?”
苏萍眼底一沉:“你们听谁说的?谁敢让他们当冤大头,现在是法制社会,谁敢这么做,告到法院,除了工钱还得赔违约金!如果没有这么回事,那就是造谣,人家厂里知道了,会追究你们责任的!”
乡亲们被唬得不轻,面面相觑半天不敢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