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雷卓传(终)

午夜客栈 半卷红旗 2528 字 1个月前

“北宋年间……”

在过界边境的小城里,有一位书生,自由熟读四书五经,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是县城里有名的神童。

家中往上数十代,举孝廉入士,后因官场上站错队伍而家道中落,贫寒数代,家中只剩下瞎了眼的老母亲,但因为他天资聪颖,远近闻名,大家全都相信这书生可以通过科举飞黄腾达,于是不少人家欲将家中闺房许配于他。

这其中,便包括林家。

林家以卖布匹为生,家中积攒了不少闲钱,而女儿也生的俊俏,与书生更是青梅竹马,理所当然的定了亲,待书生考上科举,返乡成亲。

书生带着林家支持的碎银,誓要考上科举回来风光迎娶林家小姐,二人的情愫激励着书生,即使是在苦难多磨的路上,也是苦读诗书。

然而一晃科举过去了三个多月,却依然没有书生的消息,瞎了眼的老太太担心孩子出事,自己又无法踏出这方寸之地,只好摸着路来到林家店铺,林家的掌柜也在奇怪,照理说书生的文采必然是足登榜首,纵使未曾高中也得返乡,为何这么久未曾有消息?

我疑惑的问老道士:“为何?”

而雷卓却彷佛置身入境,纹丝不动的盯着老道士,双目居然开始流出泪来,雷卓这番举动可真是把我给吓坏了,刚想伸手将雷卓推醒,老道士忽然拦住了我,将手指摆在唇上,比了个噤声的动作。

老道士继续说道:

于是林家掌柜派遣一位伙计,带上些许盘缠,前去京城打听打听。

可伙计还没回来,这县城便迎来了灭顶之灾。

游荡在宋朝边境之外的游民、马贼进了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亏得林家与城中好汉结识,再加上林家掌柜拼死相救,林家小姐与瞎眼老母亲逃出了城。

二人一老一少,一残疾一闺秀,没了家更没了亲人,只剩下书生这么一个向往,于是她们相互扶持,渴了便饮雨水,饿了便食野果,苦困之下便找间破庙暂避。

倒也多亏得如此艰难的行程,无情的风沙将林家小妹美丽姣好的面容掩盖,一路上倒也安静。

跌跌撞撞行了三个多月,看见高大威武的京城大门,林家小姐的委屈顿时涌出,痛哭流涕之下引来众人的围观。

这泪水洗刷了林家小姐脸上的铅华,这梨花带雨终于露出她完璧无瑕的娇颜,可自古红颜多祸水,这副娇容果然引来京城的阔少恶霸,盐商之子董公子。

董公子责令将二人接回了家中,铅华洗净,董公子更对林家小姐倾了心,那可真是林家小姐的一句话,便是董公子接到的一道圣旨。

林家小姐委托董公子查询当年的科举是否有书生的名字,结果自然是查无此人。

瞎了眼的老母亲悲而冲头,本就一口气吊着的生命终于归了尘土。

林家小姐也是整日的以泪洗面,她知道除非书生没有参加科举,否则这份榜单上必然会有他的名字,而他只要活着,也就必定会参加科举……

结论已然十分浅显,想来便是书生科举途中发生不测,竟是连这科考之地都未曾进入。

举目无亲的林家小姐只得在董家暂住。

说来也怪,这董公子见到林家小姐之后犹如着了魔,非但痛改前非,更是摇身一变,成了京城里的大善人,街道上的贩夫走卒、乞丐游侠无不称赞,林家小姐也过了痛楚之期,在董家公子弃暗投明后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答应了他的提亲。

董家家主见林小姐也是知书达理,温婉贤惠,倒也没有过多的反对,便匀了这门亲事。

董家公子与林家小姐成亲的那日,可真是万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