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心思果然是不同寻常。
阿蕙笑了笑。
“我给孟少帅说去,您把电报给我。”阿蕙道,“只是……”
老太太闻音知雅意,笑道:“总不能空手去。听说孟少帅喜欢古董字画。老爷以前有些字画,都在后面厢房里,你去挑一副给孟少帅送去。”
赵父临终前就交代过,他的收藏都留给老太太,可公司里的股份没有老太太的份。
赵家的孩子们最怕父亲就留股份给老太太。一听说只给一些现金和古董字画,肯定是没有意见的。虽然二爷嘀咕了几句,赵父就说:“如果你不愿意,你把公司的股份让出来,我的那些收藏都给你……”
二爷当即不说话了。
阿蕙记得父亲是有很多名贵字画的。
她笑嘻嘻靠在老太太身上:“我若是看到喜欢的,能不能也挑几件?”
老太太笑,爽快道:“去吧去吧。将来我随老爷去了,还不是留给你们?”
老太太虽然受过苦,可到底是大户人家出身,她的见识不拘于金银俗物。只要她还是赵家的老太太,她的身份地位不变,她的生活就不会太艰难。只要她厚道,赵家的孩子们就不会亏待她。
赵先生留了很多古董给她,也只是给她做人情,送给孩子们的。
倘若她留给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紧紧攥在手里,将来赵家的三位爷心生不满,老太太如何生活?她知道赵家孩子的性格,只要老太太不太过分,赵家的孩子们就不会亏待她。
这是她和孩子们之间的平衡。
你不打破这种平衡,我就愿意维持和睦。
所以这些古董虽然珍贵,老太太从来就没想过送给娘家人,最后还是要留给赵家的孩子。阿蕙说要一件,老太太根本就不心疼。
不管是钱财还是物件,只有用处得当,才有价值。
送给阿蕙,自然是得当的用处。
阿蕙笑着,跟着老太太的丫鬟荷香,去后面厢房挑古董。
一进厢房,就连阿蕙自认为见识不凡,都有些傻眼。她的父亲真的是收藏了不少古董字画啊。
前世的时候,老太太是跟着大哥大嫂去了香港的,这些字画后来流落何方了?
阿蕙寻了半晌,发现一件宋朝大家郭熙的《关山春雪图》,不由吸气。到了后世,这些古迹都是千金难求。就是现在的民国,也是价值万金。给孟子楠太浪费了。
阿蕙左看右看,恨不能把厢房里的字画都搬走。
这些都是名迹,能卖到奇高的价格。父亲是从哪里得到的啊?这些东西……不是应该藏在北平吗?
阿蕙思绪转动,最后挑了三幅字画,才从厢房里出来。
她跟老太太说了声,就抱着字画回了自己的院子。吩咐巧儿把这些字画都收起来,阿蕙换了衣裳,拿着老太太的电报,空手去了孟督军府。
她越想,越舍不得把那些字画浪费在孟子楠身上。
对付孟子楠,金钱不一定好使。而阿蕙想要在茂城混下去,这些字画将来定有用处。
好铁还是用在刀刃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