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所谓北边的“铜马皇帝”,是谁呢?
还能是谁?当然是刘秀。
因为拒绝执行刘玄召他回长安的诏令,刘秀必须尽快彻底平定北方,以应对更始朝廷有可能到来的打击。当时,北方的起义军数量比东方和南方的多,巅峰时期甚至达到数百万之巨,只是各路义军之间组织比较分散,队伍间常以所在地的地名为号,外人则多统以“铜马”呼之。
但凡军队数量过多又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则必然会出现乱象。别的不说,单就“粮饷”二字就已经够让人头痛了。当然,一开始大家都是打土豪的。可当土豪打不着或者打完以后,粮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但每天两顿饭则是不能省的,于是大家便去抢,抢完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地方再抢。铜马义军的此等行径着实与土匪、强盗无异。如果按我的看法,他们根本配不上“义”字,只能称之为铜马军或者农民军,甚至称之“铜马贼”亦无不可。而刘秀要彻底掌控北方,消灭这些大小不一的队伍就势在必行。
既然纯比数量不可能获胜,刘秀就需要精兵良将,可精兵不易得,良将更难求。怎么办?刘秀颇为苦恼,夜里思来想去怎么也睡不着,后来一想,干脆找个明白人问一下不是更好?于是他让人去传邓禹来帮他解决难题。
邓禹大半夜被叫也是一头雾水,甚至有些忐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了王宫,看刘秀衣冠整齐地坐在席上等他,邓禹才稍微安下心。然后,刘秀发问:“眼下需要精兵良将平定河北的铜马贼,不知兵、将从何而来?”
邓禹一听,原来是这事,心彻底放下,答道:“大王,精兵良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哦?”刘秀顿时来了精神,难道自己已经有了精兵良将而不自知?“请问兵从何来?将才是谁?”
邓禹不慌不忙地回答:“请问大王,前些日子大王以弱击强,得胜王郎,何人出力最多?”
刘秀不明所以,想了想说:“是你咯?”
邓禹摇摇头,手往北边一指,刘秀顿时明白:“你是说渔阳、上谷的突骑?”
“对!”邓禹说,“突骑是天下精锐,得之可争天下,更何况区区铜马贼?”
“可现在渔阳、上谷,乃至整个幽州,都被刘玄的人把控着,奈何?”
邓禹上前一步,低声说:“眼下长安为赤眉军所迫,刘玄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幽州,只要把苗曾等人杀了,幽州不就是大王你的了?”
刘秀深以为然:“可这件事不容易做啊,帐下诸将派谁去好呢?”
邓禹胸有成竹地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他还是我们的宛城老乡……不不不,真不是我,我说的是偏将军、建策侯吴汉。对,就是吴汉。别看他平时不爱说话,却是难得的大将之才。这事你让他去办,我保证一定成功。”
“好,就听你的!”刘秀这才觉得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秀便下令将偏将军吴汉破格提拔为大将军,但没给他多少兵,而是让他持节以更始朝廷使者的身份去幽州调动北地的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