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辞已有月余未曾回家。
杜若感受到大哥掌心的温热,下意识地蹭了蹭,乖乖道:“我会的大哥,有机会我再来京城看你。”
“好。”
……
这次进京的机会难得,杜若不想空手回家,娘亲快要临盆了,古代生孩子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所以她想提前把一些准备工作做足。
比如买点参须,上好的人参她买不起,参须还是有余力购买的。
上次进城所赚到的银子,她争取到了十两银子的私房,这十两就是她现在的全部家当。
得亏杜河和柳二娘宠她,竟放心把这么多银子让她自己支配。要知道,十两可能是一家五口一年的嚼用。
她不识路,是赵铁柱带她去的药铺。
这药铺名叫回春堂,是林大夫家的产业。林大夫便是上次替杜河看病的老大夫。
回春堂无论是看病还是抓药,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
到了药店后,杜若先是去找林大夫。
杜河的伤势已经有所好转,再用之前的药方就不合适了,她主要是想咨询一下林大夫要不要更换药方。
铺里看病的病人很多,杜若不好插队,排在队伍末端慢慢往前挪。
约莫两刻钟左右,终于轮到了她。
“林大夫……”
林回春抬头,抚了抚自己的山羊胡,“是你啊,小姑娘。你父亲身体好多了么?”
杜若点头,“好多了。”她把杜河身体的详细情况一一告知于他,末了问道:“所以需要更换药方吗?还是要按照上次的药方抓药?”
林大夫略有尴尬,像杜河这样的情况比较严重的病人,他原本是得按期上门复诊的。但是这段时间药堂的病人激增,他年纪渐大,记性就不太好,要不是小姑娘前来询问,他都要忘记了。
“病情万变,老夫需要亲自看诊后,方可对症下药。这样,明天老夫去看看,在山原村对否?”
“是,那我便在家恭候林大夫。”
杜若微微躬身,之后到旁边付了诊费。再到抓药区跟药童说明自己需要什么药材。
药童听清她的需求,转身就去抓药了。
除了参须,她还买了几味药材,比如八角、茴香、甘草、白果等,她买的不多,调配卤味底料秘方总归得更加小心一点儿,她打算剩余的香料分别去不同的药铺购买,好掩人耳目。
香料的药材不算太贵,花了一百一十文。倒是参须,不愧是古往今来的名贵药品,两条四五厘米左右的参须就花了她一两多的银子,她付钱的时候心都快要滴血了。
拎着几包药从药铺出来,“赵伯伯,药抓好了,咱们走吧。”
“诶好。”
二人又去肉摊买了点肉。
古人爱吃肥肉,肥肉价钱比瘦肉高两文钱。不过杜若对肥肉敬谢不敏,她比较喜欢吃瘦的,于是买了两斤瘦肉。看见摊子上剃得光溜溜得大骨头,她开口问摊主,“老板,这大骨怎么卖?”
“小姑娘,你若是要的话给一文钱全部拿走。”骨头上没什么肉了,连狗都嫌弃。
杜若可不嫌,一文钱买了大骨。她这回没有买下水,下水处理得当是好吃,可凡事过犹不及,内脏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偶尔吃吃还是可以的。
倒是赵铁柱买了两副,他上次就听妻子说若若所做的猪下水是多么多么好吃,所以他想拜托若若帮忙做一下,他付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