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钧恢复得像个正常人,对于顾延臻夫妻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喜事了。
他们两口子一直盼望女儿嫁得好。
朱仲钧相貌俊美,出身高贵。除了痴傻这一点让人不喜,其他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如今连痴傻也没了,无疑是乘龙快婿。
“娘,暂时还是别说出去……”顾瑾之叮嘱母亲。
宋盼儿一颗欢喜的心微冷,问:“怎么了?”
“这件事,还是应该让皇上和太后娘娘先说出去,最为稳妥。刚刚地龙翻身,怎么说,也要讲究。咱们家别坏了皇上的事……”顾瑾之道。
宋盼儿一想,点点头。
地龙翻身,造成了那么大的伤害,朝臣都在怪皇帝。
可皇帝也不希望总被朝臣责怪。
如果有件事能证明,上苍仅仅是暗示,而非责怪,那么皇帝承受的负担也轻些。
还有什么比亲兄弟醒过来更大的礼物?
这是上苍赏赐皇帝的。
“你放心吧。”宋盼儿道,“娘怎么会乱说话。”
然后她又拉了顾瑾之,悄悄问她,“王爷好了之后,还记得你吗?他从前可是非常听你的话。”
宋盼儿担心朱仲钧恢复了,性格变了,不再疼顾瑾之。
人总是盼望十全十美。
顾瑾之笑了笑,垂首不回答。
宋盼儿不知道她是难过还是害喜,就没有多问。
地龙翻身半个月后,从江苏和安徽筹集的赈灾粮草已经启程。从寿城调动的五万精兵,前往居庸关设防。
事情初步有了定论之后,册封储君、祭天祭祖又重新提上了日程。
朝臣吵得不可开交。
这一次,他们没有分成两派,相互争吵。而是团结成了一股,和皇帝争论。不管是不是谭家的势力,都害怕上苍的谴责。
而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天降大难,乃是皇帝行事有违天意。
国无储君,天下不稳。
这就是皇帝有悖天道。
皇帝受不住了,终于同意立储。
礼部连忙选了良辰吉日。
凑巧的是,两天之后。就是六月二十日,是个大吉日,诸事皆宜。
礼部上报给皇帝。
皇帝不敢再犯众怒,就高兴接受了这个日期:“吉日六月二十是吉日,建储大典就在二十日举行。建储大典的祭祀各项和大典准备各项,原应由礼部操办。因时间仓促,大典切不可有半点闪失,否则亵渎神明和祖先。着内阁代理,礼部辅助。”
众朝臣都松了口气。
皇帝也笑了笑。对着众人道:“所谓喜事逢双。庐阳王在地龙翻身那日,不幸被屋梁砸中,昏迷四五日。朕和太后原本忧心不已,只当是上苍对朕这个儿子不满,也处罚朕。哪里知道,庐阳王醒来之后。其痴傻之证全消,如今聪明机灵,朕心甚慰。上苍既然赐此大福,足见并非责怪朕不立储君。到底朕哪里德行有亏,众卿需得再查访查访,朕好改进。”
说罢。他起身走了。
太监忙宣布退朝。
留下了一大殿发愣呆傻的朝臣。
皇帝从大殿出来,长长舒了心头的一口浊气。
这些日子以来。他天天被那些大臣骂,偏偏他又没有反驳的立场,受了一肚子窝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