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朝堂拍卖会

大乾王侯 星海宸奕 1510 字 2个月前

三郡的产业,一半以上都是李家的,余下的那些就是当地的地主豪绅和大户人家以及官吏的。

就一半多,林羽还是觉得少了,回头让人去三郡,争取尽可能的拿下。

吴少卿反应贼快,见林羽怼着沿海地区买,迅速想要了解除海禁,于是也跟着买了一些沿海地区的产业。

最终交易完,国库又充盈起来了,总共卖了差不多两千万两。

姜策非常满意,只是卖了房屋、商铺等产业,田地他并没有卖,而是准备交由国有集团管理。

由国有集团出面,租给百姓耕种,每年收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主要这可以持续,每年都收。

国库有钱了,姜策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粮仓储备,之前敌国打进来,大乾大乱,很多未被影响的地区,官员一看大乾要完,打开官仓卖粮牟利。

导致现在全国各地的官仓几乎都空了。

这是非常致命的,百姓受灾,当地官仓没有粮食,官府也没办法啊。

大乾规定,每个县城设三个官仓,郡城十个,州城三十个,非朝廷批准,任何人不得动官仓里的粮食。

粮食不可能都运来京城储存,一是存不下,二是哪里需要粮都得从京城运,太麻烦,效率太低,无法及时运到。

第三就是打仗的时候,可以快速的从各地运粮过去,大大节省时间,也能最大程度的节省粮食消耗。

官仓设在各地,朝廷对这方面非常重视,谁敢私自动官仓里的粮,诛九族,没得谈。

而土豆的保存时间就半年,官仓储粮必须用米麦,朝廷现在有土豆,没米麦啊。

各地官员一个劲的上奏官仓没粮。

姜策也头疼,现在有钱了,便跟各大世家豪强收购米麦填充官仓。

一开始一家家的说没有,直到姜策让出不少利才松口。

姜策一口气买了一千万两的米麦,但距离填满官仓差的远呢。

但国库也不能没钱,官仓有粮应急就行,现在也只能这样,后面慢慢填。

这也就是积蓄国力,等官仓填满,有多余的钱粮的时候,就是向大齐报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