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91 章

年底朝中事务繁多,更有郊庙大典,连着下了机场大雪,祭祀便显得格外重要。

赵璟如今越发多问起来,说到祭祀,他便问真的可以沟通天地吗?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仿佛他是官家,他生来就有这样的能力,只是赵璟从未体验过。

但先生们总也不能说是假的,便云山雾罩地说些他听不懂的话。

旁人不能说、不敢说的话赵琛倒是可以说,他直言:“我亦不知。”

赵璟于是更迷惑了,赵琛又说:“我虽不知上苍能否看见,但百姓是能看见的。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君主心怀天下,怜悯苍生,愿意为了他们向上前祈求。”

祭祀当日,赵琛没有同赵璟一道去,他近来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多,连轴转了几日,几乎没有什么空闲,今日难得有些闲暇,可另作安排。

他出郊,亲自去看了灾民新建的房子。前些日子,京中聚了些流民,朝廷拨了银子,给他们发工钱,叫他们建屋子,建好的屋子也并非赠与他们,而是要他们写下字据,十年内将银子还给朝廷。

说来前头这法子,前一半是赵琛想的,后一半却不是,是户部侍郎看着那只出不进银子生生愁出来的。

今日天晴,日头高高挂着,但地上积雪还未化净,阳光下莹莹地泛着光,这样的天气格外冷些。

马车内,玉竹得了青黛吩咐,絮絮叨叨地将小暖炉往赵琛手里塞,又说:“人都道女子易生凉,怎么殿下也这样畏寒?”

赵琛的手确实是凉的,他从前说不上身体多好,在无风的地方倒也不至于如此。

“定然是忧思过重了。”玉竹十分笃定,又拿出来一条狐裘,在赵琛下车前为他披上。

赵琛拗不过她,下车时便是披着狐裘,袖中还藏着小暖炉。

他今日是临时起意要过来瞧瞧,得到消息的人不多,倒是有百姓,因他衣着华贵又被人群簇拥着,好奇又拘谨地向这头张望。

走动的人多,地上的冰雪化开,和着泥成了浆,走动间愈发浑浊,玉竹瞧着这地直皱眉,恨不得叫人来铺上了地毯。

赵琛面色寻常,仿佛看不见衣摆上的泥点子,径直往那场地中去。

大冷的天,这里到是热火朝天的,许多人都是满头大汗,甚至有人只穿了单衣,就这样还将袖子挽起到了手肘处,时不时就要抹一把汗。

房屋行建之事划到了工部,场地上便有两个工部的人在,两个人拿着图纸到处走,见了赵琛急忙上前拜见。

与在卖力气的人不同,这二位倒是都穿着夹衣,寒风中身形还有些瑟缩,见了赵琛倒是出了一身汗。

长公主怎么忽然来了,可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赵琛随意问了几句请了,道不像是来问罪的,两人这才松了口气。他离开之后,众人便交头接耳地议论起这传闻中的长公主来,看着年岁不大,倒是十分威严端庄的。

更是心怀苍生,听闻当初收容难民便是给他们建屋子便是她的主意,如今更是亲自前来视察。

往前一年,京中提起朝廷还是薛相公居多,如今倒都是三句不离长公主,玉竹落在后头,听了有一会儿才回到车上。

她面上是掩不住的笑意:“殿下,大家都在夸您呢。”

赵琛不置可否:“他们一年到头得不了几个银子,交了税银不过勉强得个温饱,遇上天灾人祸便要流离失所,反倒是我这不是生产的,由他们供养着,锦衣玉食。说到底,不过是分内之事。”

玉竹还是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说法,情感上来讲,她一边无条件信任赵琛,一边又不愿他贬低自己;理智上来讲,她知道赵琛说的应该是对的,可有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偏偏她说不上来。

玉竹被这大胆新奇的言论震住,皱着眉头苦思许久,半晌才说:“不是的殿下!”

赵琛放下手中的书,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玉竹清了清嗓子,认真道:“您虽不事生产,却也能保得百姓衣食无忧。自来王朝更迭就没有不纳税的,不过是名目不同,只有比多没有比少的。”

“再说……”她觑着赵琛的脸色小声说着大逆不道的话,“当皇帝的也不都是心存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