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嬷嬷,您是宫里的老人,”董才人拿着三分颜色开染坊,骄傲地喊着曹嬷嬷,“皇后娘娘当年学的规矩都是您来教的,您老以为顾美人该如何责罚?”
曹嬷嬷不卑不亢地说:“奴婢斗胆,还请董才人定夺。”
“你……”董才人也不笨,听出了曹嬷嬷的言外之意,只得悻悻地住了嘴,恨恨地看着我,退到一旁去了。
我感激地看了曹嬷嬷一眼,她视若不见,招呼大家各归各位。不知道碍着我的身份家世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曹嬷嬷一直对我很客气,我进宫那天也是她亲自来迎接的。她是宫里的老人,连太妃娘娘也得敬她几分。
经此小小插曲,一切又恢复正常,我们不知疲倦地重复学着跪拜走路进餐的细枝末节的礼仪。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众人解散的时候,齐阳来的郭采女凑到我跟前,说:“美人姐姐,你的眉心记画得真好看,妹妹可以到挹秀宫跟姐姐学一学吗?”
“哼,东施效颦。”董才人自我们身边走过,冷哼一声。郭采女的脸顿时寒了下来,原本的一脸企盼化作一脸委屈。
“董才人请留步。”我扬声一喊,周围准备散去的人纷纷回头看了一眼,又纷纷快步离去。
“不知顾美人有何吩咐?”她退了回来,一脸轻蔑地看着我。
我平静地迎着她的目光,说:“不知我们是否有些误会,董才人不妨说出来,解除心结,你我和平共处才好。”
“我看没这个必要了,我不屑与你这样的人为伍。”她自傲地说了一声,不容我多想,转身离去,临走还不忘在我耳边恶狠狠地说了一句,“荡妇!”
我一惊,很费解,这个称呼很恶毒,我与她不过初相识,她怎知我是怎样的人,又处处和我过不去,看来我得找机会查查她才是。
压下这个疑问,我转向郭采女,微笑道:“妹妹要去挹秀宫坐坐吗?”
“不,不了,”她绞着手中的帕子,怯怯地说,“谢谢顾美人的好意。”说完便急急地走了。
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慢慢走远,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郭采女是一个七品县令的女儿,才十四岁,不知道是怎么被选进宫的,看她畏畏缩缩的样子,我心中一阵悲凉,十四岁的小女孩啊,生命才刚刚开始而已,就这么葬送在这个人情淡薄的樊笼之中。
走在回去的路上,看着高高的红墙几欲遮天蔽日,蓝天白云也变得更加渺远,我深呼吸一下,垂下头,快步往回走。
注:本章引用《宫怨》,唐,司马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