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过年的糕点,有江孜跟江母学的核桃酥,还有花生芝麻酥、花生核桃酥、板栗饼、红枣糕、江米条和蜜三刀。
江米条和蜜三刀还是第一次做。
按比例煮一些糖水,趁热倒入糯米粉里面,快速搅拌成细腻的糊状,加入一些没什么气味的清油,搅拌均匀,等凉了再倒入些糯米粉揉成面团,面团切块,搓成条,下油锅炸至膨胀,炸到金黄酥脆就可以捞出,裹上糖浆,香甜酥脆的江米条就做成了。
做蜜三刀要用到油皮和酥面,一层油皮一层酥面,撒上芝麻,用擀面杖压实,切三刀,前两刀不切断,第三刀切断,此为蜜三刀的三刀。
切好后丢进油锅油炸,然后趁热倒入蜂蜜糖浆中焖一个时辰,时不时翻动一下,此为蜜三刀的蜜。
做好的蜜三刀吃起来一口流油,甜而不腻。
江孜找方山村的林叔做了一批大红色红漆礼盒,就专门用来打包装这些糖莲子、糖藕、红枣夹糖葫芦以及干果蜜饯和各种小吃糕点,可以买固定准备好的礼盒,也可以自己挑选用礼盒打包——可以说是送礼专用,好看又客气。
等到忙完,就临近过年了。
过年前三五天下了场小雨,然后就是十分灿烂的大晴天,江母招呼着家里的仆人们一起贴春联和大扫除,春联是傅老爷子亲自提的——上联是诗韵裁成春画卷;下联是联花绘就福图腾。
横批是福满人间。
贴春联拜托的是于叔于婶,江母的意思是于叔于婶夫妻俩几十年几乎没红过脸,感情极好,像这样子的人家帮着贴春联,兆头好,期望着来年家中更好。
江母忙着方山村江宅的大扫除,江孜则在常平镇和清河县来回跑,两家食肆以及镇上的宅子,那可是比江母还要忙得很,年前大扫除迎接新年,寓意辞旧迎新,一些所谓的习俗其实江孜并不是特别在意,不过江母很信,江孜当然是听自家阿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