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殿修建位置极佳,与寻常宫殿不同,正中屋顶盖的是琉璃瓦,午后灿烂的阳光从穹顶投下,光线明亮却不刺眼,配合四面可敞开的门扉,让整个重阳殿不必掌灯就能亮堂堂的。
“胡卿的文章朕与几位主考官看过,实乃文辞俱佳,字里行间全是凌然正气,是我大庆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承渊心情甚好,朝廷每三年选拔一次人才,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帝王更要思考如何让水流动起来为自己所用,才能真正做到生生不息,国祚昌隆。
“多谢陛下夸奖,微臣愧不敢受。”
说话的状元郎已经穿上了正红仙鹤通肩绣的圆领官袍,肩头腰间斜挂着同色卷草纹的披红,头顶乌纱帽,腰环双尾玉挞带,因为出身农家,相貌并不算出众但却自有一股正气。
赵承渊对胡有正的谦逊有礼十分满意,抬手一挥便身边贴身的王内官便心领神会地下去替状元郎胡有正斟酒,接下来的话题无非是夸奖称赞、对记忆较深刻的回答进行简单的讨论,能登榜及第者已是佼佼者,这赴琼林宴的八人更是文采风流,殿中是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天子和赴宴八人既是阅卷官与考生,也是君与臣,而坐在一侧的太子和三皇子,是未来承继大统之人,在交谈的同时也是在观察哪一位可以成为自己未来的助力。重阳殿中,唯有赵姝和江岁华显得格格不入。
赵姝坐在三皇子之后左侧第三位,恰好与身为探花郎的霍重九位置齐平,只需稍稍抬眼,就能看见那道令自己日思夜想的身影。
今日琼林宴,她身为公主本不必来,但她惦念着霍重九,便私下里求了父皇也添了她的位置。赵姝一双水盈盈的眸子望着他,眼底满是少女怀春的爱慕,小时候她觉得皇兄便是天底下最好看温柔的男子,可后来在明武场一见,她才知道天下竟有这样英勇潇洒的男子。
她见霍重九的机会不多,这还是她第一次见他穿官袍,乌纱帽一戴,在旁人身上索然无味的衣帽霎时鲜明起来,好似一团火,烧进了她的心底。
霍重九察觉到对面的视线,抬眼朝对方看去,见到的却是赵姝红着脸躲开的画面,他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下一刻,他面前的酒盏就被内官再度斟满。
“霍太师当年得中状元,时隔两朝,太师府又出了个探花郎,到底是书香门第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