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是舆论并不能改变米西亚联邦的现状,这也是夏曦和李子涵讨论时明确说过的,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在这个和平年代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事务,这里也没有值得世界警察介入的理由。
作为米西亚的土皇帝,埃蒙斯完全可以切断国内和世界的联系,他拥有整个米西亚唯一的军队,民众的反抗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只会引起他的暴力镇压,只要他不对记者做什么激怒这些国家的政府就行,报道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想要改变现状,单单说说肯定是不够的,最后必然是要走上武装起义这个道路的。
但前面的舆论造势却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目的是造成两个既定的结论,第一,这件事是米西亚的内部事务,其他国家不能进行干预,第二,确立米西亚人民反抗总督府的正义性,取得舆论上的高地。
只有这样,才方便将夏曦的计划继续执行下去。
夏曦是不指望公民自由党他们的武装起义是能够成功的,毕竟埃蒙斯身边有着黑水国际的人保护,当人身遇到威胁的时候,埃蒙斯很可能会以更高的价格换取雇佣兵公司更大力度的援助。
最佳的解决办法只能是由更有经验的外部势力介入,也就是说以雇佣兵对抗雇佣兵,但是这个雇佣兵只能是夏曦的人,否则他根本不放心。
所以现在夏曦已经前往了乌国,寻找一些可信的人来组建自己的班底。
乌国作为CCCP过去最重要的加盟国,也是这个超级强国的重要军事工业基地,军事力量自然也相当强,然而随着巨人的解体,失去了上游产业链的支撑,这一切都崩溃了。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曾经为瓦良格号已经不可能再完工而感叹过这个国家军事工业的衰落,现在这个国家又陷入了俄国和北约的争端之中。在上个世界线中,这里甚至是日后争端爆发的起源地。
但还好,这个国家的动荡还没有长到足以摧毁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军事基础,如果想要寻找接受过完整军事训练的士兵,那么这里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只要你能够承诺他们能够给他们的后代一个良好的未来,他们不会介意背井离乡为你卖命。
这是斯特兰奇和他说的,在转行做国际“贸易”之前,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军火掮客,自然跑过乌国这个地方。毕竟堆积在仓库里的前CCCP军火是第三世界独裁者们的最爱,在这过程中,他也认识了一些乌国政府军的熟人。
夏曦这次要去找的伊万诺夫就是乌国政府军第73机步旅的旅长,他所带领的第73机步旅算是乌国政府军里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不过也正是因为比较精锐,所以反而没有被总统调到前线作战。
来到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的时候,夏曦就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个国家的萧条了。
毕竟国际机场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对外门户之一,能够很大程度的反馈出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这点在国内尤为明显,火车站可能是老旧的,不断在翻新,但国际机场的建设却从来不会吝啬花费。
机场内的警员无精打采,安检通道没有几条开放的,航站楼的外墙似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清理过了,满是灰尘的印迹。
不过走出机场之后,夏曦还是能感觉到这个国家稍微“好一点”的一面的。
比如说,基辅市的天空很干净,澄澈的蓝天,和煦的阳光,或许这就是工业衰落之后带来的反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