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亮剑精神

调教大宋 苍山月 1133 字 2022-09-16

“反观邓州营,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他们敢于亮剑,名为败退,实则心志从未败过,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才是邓州营一战封神的关键!”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唐奕扫视赵祯与王德用。“大宋军人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正是缺少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

王德用听的热血沸腾,到底是文化人啊,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听着提气!

“说的好!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就是大郎这个意思。咱大宋现在的军伍,还真就是没了开朝的那股子心气,都是些不懂装懂,瞎指挥的软蛋!”

赵祯听的这个尴尬啊,他爹和他爷爷就都属于不懂装懂,瞎指挥那一伙儿的!

“咳咳”赵祯清了清嗓子。“那依大郎的意思,如何让大宋军人既找回血性,又能”

好吧,赵祯想说,又能控制得住。

怕武人作乱,这已经是赵家印在骨子里的恐惧了。

大前提是稳定,之后再说什么兵魂、血性之类强军的话。

唐奕一叹,这也是没办法的,老赵家除了太祖,就都是“怂将”带出来的,自然都是“怂兵”。

“若想彻底的强军塑武,非一日之功也。”

大宋的军制是从根儿上就坏了的,想靠几句口号,一点后世带兵手段就彻底扭转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

见赵祯神情一萎,唐奕又道:“但是,陛下莫急,咱们可以先把邓州营这个标杆树立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大加宣传,以提震士气。然后再加上一些”

“加上一些什么?大郎直言便是。”

既然赵祯都让说了,唐奕也没什么好矜持的了。

“草民想从邓州营的将士之中调出几个,来观澜书院任教。”

“书院任教?!”赵祯心说,你可真敢想啊!让武人去教文人?那还不得吵翻天?

“是的!”唐奕坚定道。“草民是这么想的,陛下也看到了,观澜这批学生,不说千古仅有,但也差不太多了,将来必定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