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杭州

曾经爱过 苹果 2575 字 2个月前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错过了什么,以致让自己终生追悔。

——黎昕

十月,金秋时节,杭州最好天气的季节。

太阳收起了盛夏时的骄傲,变得内敛,阳光和煦而静默,气温不高不低,舒适怡人,大多数游客只穿一件长袖T恤,有些人则多穿一件薄薄的外套——湖上风大,吹来的风带着一丝凉意。

身前就是闻名遐迩的外西湖,著名的三个岛屿:小瀛洲湖心亭和阮公墩,岿然立在水上,遥相看望。近处,几位游客在和游览小船的主人讨价还价,想以更经济的方式坐上游船一览西湖美景,远处,十数只小型手划木船三三两两荡漾在辽阔的湖面上。

凉爽的风吹来,一阵接着一阵,荡起一道道波浪,由远而近,最终来到长堤前,拍打着岸边的乱石,跌宕的声音由之而起。黎昕的心情随着浪潮拍打岸石的节奏而变得激荡起来,看着远方船影点点,心里那股压抑不住的想象不可避免地迸发了,激动的思绪早就荡回了1000多年前的宋朝。

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带领当地农民挖通西湖里的淤泥,再将淤泥堆填起来,从而连接起西湖的南北两端,不但解决了西湖淤塞的问题,还大大缩短了南北两岸的距离,方便了两地的农民。除此之外,苏轼又在全湖最深处——湖心亭一带建起三座三塔,并下令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浅,后来演化成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

历史上赞咏西湖的诗词歌赋枚不胜举,单单是苏轼,便有至少160首的作品描绘美丽的西湖,作为酷爱苏东坡的崇拜者,能够亲身站在偶像当年站立的地方,和偶像零距离接触,黎昕还是第一次。

当年,苏轼也是如此,迎着风,泛舟湖上,与朋友喝得酩酊大醉,挥毫之间,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跃然于纸上。

黎昕不禁心旷神怡。

苏固离去。

那风,带起了长袖飘飘,送别友人,苏轼在湖上高声吟唱:

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是的,应该回去了!

霎时间,一股强烈的挫败感涌上心,黎昕慢慢坐了下来,方才的豪迈之情霎时之间荡然无存,双手无力地放在膝盖上,看着眼前的那只小船载着一对欢声笑语的情侣,渐渐远去。

到杭州第十天了。

来杭州之前向朋友借的1000元已经花得差不多了,除了够买回广东的火车票,剩下来的不多,大概还够在杭州住一天。工作又没找到,还欠着一屁股的债,黎昕都不敢往深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