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良药

提灯照影 八达姨 2926 字 1个月前

九里镇辖区内,短短半个月内接连死了两个人。

镇上的居民们彼此之间开始相互告诫,尽量不要单独外出。特别是这几日还没到晚上八点,街道两旁的店铺就已经早早关门歇业,那些爱玩的孩子也不敢在街头巷尾闲逛。

九里镇派出所更是加大了巡逻力度,确保死人的事情不会闹大。

尽管如此,谣言和讹传还是在镇上蔓延开来。

“真的是越传越离谱,案子还在调查中,群众倒是先把谣传坐实了,甚至还说是十六年前的冤魂索命来了。”李娜开车穿过小半个九里镇,一路来到李小婉家小区楼下。

坐在副驾驶的方照影合着眼,隔了两秒,突然开口问:“谁把两个案子是同一个凶手的消息传出来的?”

“谁知道呢?估计咱们派出所里有内鬼吧。”李娜解开安全带,转头看向方照影,发现她的眼睛已经睁开,正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

见她没有反应,李娜下意识把音量放得轻了一些,“说句不好听的,虽然两个案子发生在我们辖区,但是案子的调查权被市局收去了,就连张宁也是以‘协助’的名义过去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辅助。谁敢把案情随意往外说,这种敏感案件更不可能泄露半点风声,除非那人是想引起群众恐慌、扰乱警方视野。”

一番话说完,方照影却不发一言,匆匆下了车。

李娜见状,忙从后座取出了一个果篮,和方照影的视线对了一下,两人不约而同地迈开腿,朝着单元楼走去。

李小婉家住在4楼,小区建得比较早,没有电梯。

等两人爬上楼的时候,发现门前的花圈还没撤走,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烧纸余味。

李娜轻轻叩响门铃,隔了一会儿,只见门上的猫眼透了光,方照影下意识侧身避了避。

门很快被打开,露出了蒋文英憔悴的面容,她眼睛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

“李娜,你怎么来了?”刚一抬眼,蒋文英浑浊的视线霎时顿了顿,却见李娜身旁还站着一个人——

正是方照影。

李娜见状,抢话道:“阿姨,我们是来吊唁李小婉的,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说着,她双手托着果篮递给蒋文英,这举动看着不刻意,却又恰恰好堵住了门锁的位置。

蒋文英只好侧身让两人进屋,保留了该有的体面,声音沙哑地说:“谢谢你们能来。”

屋内的布置有些凌乱,显然是因为李小婉的突然离世而措手不及。

客厅里有一整面墙柜,放着李小婉各个年龄段的照片,从学校的荣誉到各种竞赛的奖杯,几乎记录着李小婉的大半个人生。

接亲那天,方照影没有留意到这面墙柜,如今看来却觉得十分感慨——

李小婉常说她妈妈掌控欲强,几乎事无巨细地安排了她生活中的所有决定。穿什么样的衣服、上哪里的学校、交什么样的朋友,小到吃喝拉撒睡,大到人生选择,蒋文英都已经帮她安排好了。

方照影还记得那天在光喜婚纱馆,李小婉看似轻描淡写地说:“我考去上海念书、跟苏昊结婚,其实都是为了试图摆脱我妈的控制。我以为只要自己不回平港、不接她的电话,就能逃出这个家。结果,我妈居然跑到上海来堵我,还老是趁着我不在,偷看我的手机......说句不好听的话,她一边给我吸氧,一边给我做人工呼吸,甚至向上天祷告,但就是不肯把掐着我脖子的手松一松,你说好不好笑?”

想到这里,方照影缓缓走向墙柜中央摆放的灵位前,那里放着李小婉的遗像,是一张精修过的单人婚纱写真照片。

蒋文英轻轻放下果篮,默默站在方照影的身后,径自说道:“本来小婉邀请你和方建新来参加她的婚礼,我是说什么也不同意的。但是你知道吗?小婉竟然为了你,头一回不听我的话!她说要是你们不能来,她就不结婚了。我千想万想都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这么在意你?结果倒好,你们竟然把她的婚礼弄成了一个笑话!”

听完这番话,李娜自然而然地隐了身。

方照影侧眸,用余光扫了一眼蒋文英,却见她伸手取下了墙柜角落里的一张照片。

“后来......我在收拾小婉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张合照,我都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时候背着我偷偷拍的。”

方照影走近,往照片里看了一眼,她的目光在画面中凝固——

那是一张褪色的旧照片,上面是14岁的李小婉和14岁的自己。

记忆跌入旧照片,又没入看似平静的心海,不断翻转,将方照影带回了14岁的夏天。

那时的阳光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明媚,空气中也弥漫着青春特有的酸青梅味。

那天,方照影和李小婉背着家里人,乘坐1块钱直达市区的715路公交车,走出了生活过十四年的九里镇。

公交车缓缓驶出九里镇,穿过熟悉的街道,逐渐远离了那些日复一日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