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猜想

陆铭想了想,认同的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总的来说,我的这个猜想,就是‘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不可能证实或者证伪’。”

“对。不过,如果我们顺着这个猜想继续延伸一下,倒也还挺有意思。”

胡晓铮研究员兴致勃勃道:“如果这个猜想为真,那么首先一点,未来的粒子,或者说能量,被‘借’到了现在,那么便似乎意味着发生了时光倒流的现象。这个和现有理论相违背啊。不过,微观层面的时间倒流的可能性,倒是没有被彻底否定……”

陆铭知道,其实现有的物理理论,在科学底层其实并未确定时间无法倒流。

就像两颗小球碰撞然后弹开——这个过程是严格遵循物理定律的。但如果将这个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倒放,也即将这个过程反过来,那么反过来的过程同样是遵循物理定律的,丝毫没有违反的地方。

物理理论并没有说时间倒流不可行。

认为时间倒流不可行的,其实是热力学定律。热力学涉及到统计力学,它是较为宏观层面的一种理论。

但……它其实并未否定在微观层面出现时间倒流现象的可能性。

胡晓铮思索着,继续慢慢道:“不过,粒子从未来回到现在,还涉及到了多宇宙诠释,这个就更复杂了……这个解释涉及到的前置条件太多,成立的可能性很低。”

要认同这个猜想,首先得确认微观世界时间倒流现象确实存在,还得确认多宇宙诠释确实成立,还得确认一些其余的猜想,全都成立之后,粒子从未来回到现在这个猜想才能成立。

这就很显然的降低了这个猜想的可能性。

毕竟,一架飞机上出现炸弹的可能性假定是两百万分之一,出现两颗炸弹的可能性,就直线降低到了两百万分之一的平方,就只有四万亿分之一了。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如何降低乘坐飞机时飞机上有炸弹的概率?答案是你自己先带一颗炸弹上飞机”的笑话的来源了。

回到此刻的猜想,假定微观世界时间倒流现象确实存在的概率是千分之一,多宇宙诠释成立的概率也是千分之一,而这两个猜想都成立之后,“粒子从未来回到现在”的猜想才能成立,那么它成立的概率就直线降到了百万分之一以下。

“‘现在从未来借取了一部分质量’这个猜想,除了‘未来世界出现了时光倒流,粒子从未来回到现在’之外,或许还有另一种解释。”陆铭说道:“宿命?”

“你是说……”

“假定现在我们从未来借取了一部分质量,导致了此刻实验之中,质量异常增加的现象,但其实此刻还并不存在未来世界,此刻只是决定了一种宿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必定会有一部分质量凭空消失。

如此,从整体来看,质量与能量仍旧是守恒的。区别只在于,其余的传递作用力的粒子运行在空间之中,而传递这种作用力的粒子运行在时间之中。”

胡晓铮研究员挠了挠头:“费米子构成物质,玻色子传递作用力,那么这个猜想,似乎是确认时间具备量子性?且时间粒子是玻色子?这个,这个……

嗯,很有意思。”

他也只能说一句很有意思了。毕竟也没办法验证。

“但……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胡晓铮身体又瞬间坐直:“这种宿命论之类的表述,很有可能与测不准原理相悖啊。毕竟宇宙底层是随机的,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理论上是不可预测的。

我有一种不违背测不准原理的猜想。有没有可能,这一刻‘质量异常增加,从而决定了未来必定有一部分质量凭空消失’的宿命,其实只是决定了这一宿命,而没有决定‘实现’这种宿命的具体方式?

就像,我们此刻增加的,借取自未来的质量,等一定时间之后,未来到来之后,凭空消失的那部分质量,可能来自你身上,也有可能来自我身上,可能来自这个桌子,来自这个地板,来自这堵墙壁……

究竟来自哪里,我们现在是没办法预测的,要等一系列随机过程之后,当它真正发生之后,我们才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