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然心头一凛,怒喝道:“小小司马,你也敢威胁我?”

“我说的都是实情,便是到了天子面前,也是如此。”张伯玉寸步不让。

“我也听清了。”王骥颔首,道:“殿下在前线得此大胜,我等若还不敢进兵,朝廷养我们何用?诸位,你们对得起吃的俸禄吗?!”

如董问、司马震这样站在朱龙、董然立场的武人,则一个个沉默不言。

从自身出发,他们现在想参战了。

因为六皇子在前线已经试过叛军深浅了,优势已经打了出来,现在下场是捞功的好时候。

但他们很清楚……如果现在大举进攻,那太尉和六皇子的路线之争,便已太尉的全线失败而告终。

太尉主张求稳,六皇子主张速战,太尉直接禁掉了六皇子的路线,让大军只剩一条‘求稳’之路可走。

如此,无论经过如何,只要最终平定了并州,那太尉就有功无过,整个战争的主导和果实都归他所有。

可结果呢?

六皇子表面答应,背地里绕过太尉行事,依旧走他那条速战路线。

且,将激进走到了极致!

只用百骑证明了自己路线的可行!

这对太尉而言,不只是面子问题,而是路线导致的最终责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