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喜欢勤劳能干的人,李永福恰好就是这一类人。
没人因为他如今的身份看不起他,碰到的次数多了,村里人也会跟他说上几句话。
“娘,我们昨晚抓了好多黄鳝,今天能做来吃吗?”午饭刚吃完,刘三河又惦记上了昨晚捉的黄鳝,兴冲冲打开缸边的木桶盖子。
郁知秋虚着眼睛往桶里瞄了瞄,匆匆一眼便赶紧挪开,黄鳝的样子跟那啥一样,她一向是敢吃不敢看更不敢摸。
她害怕的样子太明显,刘三河赶紧把盖子盖上:“娘,你别怕,待会你来做就行,我跟小康哥收拾好,娘好些日子没有做菜了,我想吃娘做的菜。”
刘三河把桶盖留出一个缝隙,蹦到郁知秋身边扯她的衣角,这孩子一向不怎么提要求,说他爱吃吧,那也是家里做啥他吃啥,很少说自己想吃啥。
郁知秋舍不得拒绝:“记得用姜葱蒜和黄酒多腌一会,再搁点盐巴,晚上我来炒。”
刘三河点头如同捣蒜,嗖地一下跑去跟李小康跟前,二人嘀嘀咕咕好一阵。
李小康一直在晒场帮忙,他这会本来是回家拿箩筐的,听了刘三河的话,他把箩筐放下,提走装黄鳝的桶,又一阵风似的跑去厨房拿走一把小刀,跑得飞快。
周氏看得心惊胆战,生怕儿子手里的刀把人划伤,唬着脸骂他:“李小康!!走慢些,咋这么没轻没重,手里拿着刀还跑那么快,等会伤到人,你那手也别要了。”
周氏的狮吼功一出来,李小康抖了抖,旋风腿立马变成小碎步,还不忘回头对他娘讨好地笑笑:“娘放心,我有分寸,不会伤到人的。”
要不是顾及着郁知秋在场,周氏非得给儿子两下,还分寸,分寸个屁,才过几天好日子本性就露出来了。
要不是主家一家人好,儿子这性格不知要挨多少罚,跳脱得没样子,一点也不稳重,瞧瞧人家大少爷,多好的后生,十几岁的孩子做啥都有耐心。
周氏说着,悄悄歪头看了看郁知秋,见她含笑看着儿子跟二少爷的背影,瞧着没有生气的意思,心里的担心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