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名为求知学院的地址在明宣的要求下改在了离皇宫不远处的内城。比原本定下在宫中的位置更大了不少,因为明宣决定这次学院将收纳四百位学生,原本建元帝给明宣预留的地方当然就不够了。
建元帝虽觉得明宣留下的人太多,鱼龙混杂不是好事,但明宣坚持,太子也同意了,建元帝便也没反对。
只是自学院扩大了规模以后,建元帝为了明宣着想,给学院又拨了两个皇庄,以此供给学院的开销。
明宣得了两个皇庄,特意去考察了一番,见其中一个是在京城附近,离宫里很近,且庄子上几乎是个小型的猎场,这让明宣十分兴奋,准备以后作为学院的学生学习武事的地方,平日游玩也可以到这里。
至于另外一个皇庄,是典型的农庄,明宣觉得自己想了解农事的打算应当能在这个庄子上达成目的。
至于求知学院的新地址,那靠近内城,是京城达官贵人聚集的地方,原先也是一处达官贵人的官邸,只是因为废太子的事情,受了牵连,这宅子便空了出来。不过明宣实地查看了一下,觉得地方还是不大,求了建元帝把这座宅子旁边另外一处废旧的花园一起划给了求知学院。
明宣觉得,这处花园可以作为学院的学生们住宿活动的地方,因为学生里有很多都不是京城本地的人,所以明宣索性决定,直接要求所有人住宿在这里,每隔十日有一天休沐,唯一的例外只有明宣自己。
不过明宣也决定了,如无意外,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会一直待在这里,明宣觉得,自己这阵子被朝廷上那些老狐狸给糊弄的团团转的心酸经历需要好好平复,在与父王深刻的谈话以后,原先跃跃欲试想要出头帮父王的忙的心情也消失了不少。
......
因为求知学院理论上并非是国子监那种朝廷管理的学校,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明宣都会小心避嫌,明宣特意从建元帝给他的建校资金里划出一部分,给工部,让工部所属下的工匠把学院休整好。
而在学院休整翻新的时候,那些报考的人们终于也迎来了让人激动的一幕,顺天府的衙役们在布告面前用大红纸书写名字的榜单贴在布告上,并高声宣读。按照那些报名时学生们留的地址,也有人前去通知报喜。
此时张方愚与谢志渊两人正隔着路坐在酒楼的二楼窗边,看着不远处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剧,两人早已知道了自己的成绩,谢志渊是十三名,张方愚是第九名。谢志渊忽然叹道:“太孙殿下为何会决定录取这么多人?”
张方愚噙着笑容,拿着茶盅喝茶,但笑不语。看向谢志渊的目光里带着不解,像是不明白谢志渊为何会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