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阿娘买的,有的是邻居送得,有的是她爹给做得,都不重样。

可以天天吃糖,她吃够了随手就分给邻居家的小朋友……

周围邻居家的孩子都爱跟她玩儿。

家里饭菜也是顿顿有肉,天天是笑语。

后来是鲁地发生了饥荒,许多人家在京中有亲戚的,便逃荒来投奔。

没有亲戚的,或变成了流民,或在家活活等死。

京中也知道鲁地的情况,所有人都救济显然不现实。

可本地有亲戚同意收留,只要交二十文,便可立了暂居户,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邻居家的刘娘老娘和弟弟卷着铺盖过来投奔,刘娘夫婿人不错,同意收留,只刘娘不肯。

天天早起连摔带打,扯嗓子指桑骂槐,从早骂到晚,什么脏骂什么一连骂了三天……

最后老人家和弟弟拎着包袱走了……后来被旁的邻家再发现,已经饿死在了京郊巷子里……一老一少两具尸体被衙役拉出去同京郊的难民一起烧了。

春桃至今记得她奶第一次登门时的样子:瘦得只剩下骨架子,衣服浑身上下都成了破布,黑黢黢一片,看不清原来颜色,油亮得都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