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有个班上,说穷也不穷,但也谈不上富裕,反正就是能吃饱能穿暖,但也攒不下余钱。
等到了转过年的1985年年初,两个人的儿子出生了,有了爱情的结晶,两口子的感情又加深了一步。
两个人商量好了,为了孩子一定要努力工作,给儿子攒钱,以后还得买房子娶媳妇呢。
不过此时改革春风已经吹满地了,一些胆子大的人已经通过做生意先富起来了,但大部分人还处于观望状态。
到了1985年,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了,程玉莲也坐不住了,开始蠢蠢欲动了。
由于程玉莲是旅社的服务员,来来往往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受到这些人的影响,程玉莲也开始折腾了,自己做点买卖。
但是杨永志就不行了,他天天在锅炉厂里做锅炉,根本就接触不到有钱人。
其实程玉莲所谓的生意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认识人的关系,搞一些紧俏物资,赚一个信息差。
那个年代的旅社就相当于是个信息中转站,所以程玉莲搞这个近水楼台,而且不耽误上班。
那个年代只要有路子,钱非常好赚,很快程玉莲就做成了几单小生意,虽然赚的不多,但最起码能补贴家用。
杨永志也挺高兴,自己老婆既漂亮又能赚钱,那肯定是好事。
然而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一个三十六七岁的老娘们上门找杨永志了:“你是杨永志吗?我要跟你说点事。”
杨永志一愣:“你谁啊?我也不认识你啊?”
那女的眼睛一瞪:“你不用认识我,我老公是某某建筑公司的经理。”
杨永志一摆手:“什么经理不经理的,就是总理我也不认识啊!你跟我说这些没用的干啥?你就直接说找我干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