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还算什么王爷,有名无实罢了。”
“吴王,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你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王爷!”
朱允熥哈哈一笑:“种植葡萄又算得了什么。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的种子,从此,葡萄便在中原大地种植了起来。
葡萄耐高温,耐旱,容易种植,而且产量可观。”
春兰听得怔怔入神,不由得说道:“原来以为吴王只会读书,没想到还会种田。”
“自己劳动,丰衣足食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累累的硕果,有什么不好呢?”
此时,秋菊提了半桶水过来,给葡萄的种子浇水,不由得问道:“吴王,你的俸禄已经够你吃喝了,你还种这些干什么?”
“自食其力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
“你说的是呀,你读了那么多的书,能不能讲一些故事给我们听?”
“哦,你们想听什么样的故事?”朱允熥说着把手中的活计放下了,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你说的我们都爱听。”
朱允熥哈哈一笑:“那好吧,我就和你们说一个外国的故事《红与黑》。”
“啥?外国的故事?红色的和黑色的有什么好说的?”
朱允熥听了之后,也很无语:“本王要说的《红与黑》并非红色和黑色,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
于是,他开始讲起了关于于连奋斗的故事。
“司汤达是谁?他是姓司吗?”
“于连是木匠的儿子吗?”
“他真的和德·瑞那尔市长夫人好上了吗?什么叫市长?”
“为什么他们的名字这么奇怪?”
“于连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他成功了吗?”
“……”
春兰和秋菊听得津津有神,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晚上。
朱允炆的书房。
纪纲拜伏于地,口称:“万岁!”
朱允炆低头看了看他,道:“免礼平身。”
纪纲站起身来,垂手侍立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