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博从书包里掏出一叠资料,勾住他的脖子,笑道:“看看吧。”
沈旭视线落在资料封面,怔愣一瞬:“企业名称预先标准申请表?这个不是申请公司才要用的吗?”
霍博勾唇:“想想我们公司的名字吧。”
“什么时候的事?”沈旭有些懵:“我怎么不知道?”
“送给你的生日惊喜。”霍博道:“本来打算等你生日再告诉你,看你胡思乱想,就先让你看看。”
“注册公司……”沈旭眼睛一亮:“江子还是会和我们一起开公司吗?”
“当然。”霍博停下脚步,将资料递给沈旭,语速缓慢却认真道:“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一直走在同一条路上,不论谁快谁慢,走在前面的人都会停下来等待后面的人,以前是这样,现在和以后也会是这样。现在江子比我们走的都快,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追上他,不让他等太久。”
第112章 穿回来第一百一十二天
时间的流逝与研究进度齐头并进, 四月初,江臣的图像处理系统有了一定成果。
目前国内的监控不像后世那样遍布每一条马路, 且相对于国外的视频监控技术, 我国技术可以说十分不成熟,除了外界干扰和设备本身技术不够之外,数字图像空间占用大, 视频传输效率低,以及环境问题都可能对视频图像收到干扰。
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监控目前在刑侦方面的应用所带来的效果十分有限,而视频监控给破案带来的重大进展却无法忽视,所以提高国内视频监控技术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正因为此, 当时从项老嘴里得知江臣的图像处理系统智能化极高之后,伍少将才会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就直接去燕一中找上了江臣, 并且在看到他的成果后, 不顾体制内繁杂的手续,直接将江臣的成果递到了顶头领导的桌案之上,紧急小会之后,才有了江臣项目和身份的保密性。
单一一个图像处理系统算不上重要科研项目, 就十七研究所来说,专注图像处理项目的实验室就有三个, 然而江臣手里图像处理系统又不同, 其神经网络算法的高度智能化推动的不仅仅只是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更是全世界研究所目前都没能取得的成就,虽然图像处理系统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刑侦, 但并不表明图像处理系统只有这个方向的应用,其未来不可限量。
而作为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发者,年仅十八岁的江臣,更是被整个研究所看得重中之重,这样年龄的天才科研者,全世界范围也没有几个,若是不在他羽翼未丰时保护起来,引起的觊觎与打压摧毁的不单单只是一个天才少年,更是国家进步的脚步。
只是研究所归研究所,政治归政治。
研究所的人看中江臣是因为他们扎根于这个领域,并对这个领域有极深的了解和前瞻性,可若要勉强外行人也拥有这样的精准目光却是为难他们了,他们只知江臣的发明对国家科技的进步以及边防的安全会产生作用,但是具体能起多大的作用是怎样的作用,还得看江臣真正出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