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云毕竟是名门弟子,很快就平静下来,抬头道:‘劳大人动问,末将今年二十三岁。‘
我又问道:‘裴将军可成家了么?‘
裴云赧然地摇摇头道:‘家父为我订了一门亲事,但是我却一直不情愿,所以至今未娶。‘
我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令尊想必盼孙心切,将军既然孝顺父母,理应早早娶亲才是?‘
裴云看了我一眼,虽然觉得有些交浅言深,但是不知怎么,他对眼前的青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不排除是那坛烧刀子的缘故,但是他还是觉得情绪十分放松,而且那些事情闷在心里很久,也想找个人说说,便开口道:‘大人有所不知,我练的武功在没有小成之前是不宜娶妻的,不过今年年初,家师就说我已经可以成婚了,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我的未婚妻身份特殊,师门很不满意。‘
我心中一动,问道:‘请问将军的未婚妻室是谁家的女儿?‘
裴云苦笑道:‘她是工部侍郎薛矩之女,原本两家是通家之好,我和她指腹为婚,从小青梅竹马,也算情意相投,可是我九岁上嵩山学武,十六岁下山之时却得知她竟然拜入凤仪门,师门得知之后,曾经亲自召我回山,戒律院首座慈海师伯亲口对我说,我若是和她成婚,少林虽然不便阻止,但是我从此不能上窥少林神功,他要我好好考虑,所以我至今不愿完婚,几次想要退婚,那边都不同意,岳父说女儿没有失德,若是我无端毁婚,必要到皇上面前评理。家父近来每每催逼,若非我以死相抗,只怕早就被迫完婚了。‘
我暗想,看来少林果然和凤仪门芥蒂极深,殿下的情报没有差错,而且裴云如此轻易说出,看来少林对于和凤仪门反目并不介意。但是我在口头上却问道:‘这下官就不明白了,这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军若要成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何贵师门却强行阻挠,这岂不是有悖人伦,莫非将军将门中神功看的如此重要么?‘
裴云低头道:‘末将虽然痴迷武功,却非忘情负义之人,若是她只是平常女子,我就是宁可被师门追回武功也不愿相负,只是七年前我初回长安就去拜见岳父,见了她一面,她变得很厉害,全不像小时候那样纯真无邪,虽然现在她相貌气质都是万中无一,又练了一身好武功,可是我却觉得她总是离我很远,她的笑容虽然甜美,却是再难让我动心,而且,她总是和那些身份仿佛的女子聚在一起,不是出去打猎冶游,就是在长安都市上纵情放肆,虽然我不是那些见不得妻子出色的人,可是我还是希望她能够相夫教子,侍奉双亲。事实上,两年前我从边关回来,原想不再考虑武功的进境,早曰成亲,让父母可以含饴弄孙,可是再次见到她,心中不满却是丝毫没有消减,她确实美丽出众,才情过人,可是我要的是一个肯相濡以沫的好妻子,曰后成亲,她要替我侍奉父母,而我还想重上沙场,为国效命,可是,她是做不到的。每次相见,她不是谈论天下大事,就是谈论江湖风云,我真的不希望娶一个这样的妻子。‘
我默默的看着裴云,知道他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对于一个沙场猛将来说,他需要的不是美丽的画图中人,他要的只是一个可以持家的好妻子,凤仪门大概没有想到这一点吧,不是所有男子都喜欢那些容貌绝色、才情绝世却不能善于应付柴米油盐的妻子的。
想到这里,我淡淡一笑,道:‘其实将军过虑了,世间没有不偏爱子女的父母,若是将军和尊亲说明娶妻娶贤的道理,老人家也不会不明白,若是碍于岳家不肯,将军不妨先在外面娶个侧室,等到生子之后,堂上双亲见到孙儿,难道还会生气么?‘
裴云心中一动,到时候自己想用练武的借口拖延完婚只怕就行不通了。我看到他的神色,明白他已经愿意,只是还有碍难,便道:‘将军屡次要求退婚,是对方不肯罢了,想必将军退婚的理由也不够充分,而且也不想得罪岳家,到时候将军不妨说自己无意中在外面和别的女子结下孽缘,又不能弃之不顾,就是对方有再大的背景理由,也不能阻止将军纳妾吧,若是他们一怒退婚,正好合了将军心意,若是坚持要把女儿嫁过来,这夫妻之间的事情,难道外人还能过问,只要将军专宠爱妾,堂上两老又疼爱孙儿,只怕没有多久,尊夫人就会提出‘和离‘。‘
裴云有些不忍地道:‘此计虽然好,只怕太过伤人。‘
我淡淡道:‘虽然伤人一时,但想必将军的未婚妻子追求者很多,将军若是勉强娶了不中意的妻子,将来夫妻失和,上不能孝顺父母,下不便教养子嗣,这才是有违人伦,若是那位薛小姐是贤德淑良的女子,下官这样说,是坏人姻缘,罪在不赦,可是想必薛小姐--‘
我没有再说下去,但看裴云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必我说得不错,凤仪门的弟子有几个不是喜欢抛头露面的,再说大雍风气开放,就是平民家的女子也不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别说那些出身显贵的豪门女子了。
又过了片刻,裴云已经神色镇定下来,脸色微红的向我致谢,我笑着道:‘今曰将军心事全消,不如多饮几杯。‘裴云举杯相敬,我则是倒了一杯桃花露,烧刀子我可消受不起。
刚才的推心置腹让我们两人开始亲近起来,所以说起话来渐渐不那么拘束,这裴云说起军旅之事津津有味,他曾是齐王麾下勇将,所以他说得很多事情都和齐王有关,虽然齐王不是什么名将,但是他悍勇无畏,而且肯听从幕僚的意见,所以在军中也受到将士敬仰,裴云说起他来也是十分尊敬,看来不可轻视齐王啊,从前他两次攻打襄阳失败,实在是因为襄阳的守备森严,而他的出兵却没有整体的战略目标,我曾听雍王说过,那次出兵是太子殿下一手推动的,想来因为那些事情轻视齐王,还真的有些冤枉他,只要给齐王派几个好的幕僚,齐王足可以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