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尤其是在康熙朝,为了让道门能延续下去,龙虎山张家不少子弟入朝为官,挂在钦天监里任职。

后来在康熙除掉鳌拜,平了三番之后,这位张家的子弟也成了钦天监的监正,也就是这一部的最高长官。

投影仪上的记载,写到这里的时候,就改成了普通的繁体字。

已经很有近现代繁体字的样子了。

这样的变化,非常潜移默化,而且很有代入感。

而当时的张家出了个钦天监,倒也没人觉得奇怪,毕竟那可是传承了千年的汉嗣天师府啊!

嗣汉天师府之名,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册封东汉张陵第三十六代传人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

虽然同样都是少数民族的皇帝册封,可元朝完蛋了,清朝也同样是少数民族所组建的朝廷。

当时的天师乃是张继宗。

这位天师字善述,号碧城,乃是天师道第五十四代掌门。

不过他的继承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张继宗两岁就继任了天师掌门,由其叔张洪偕摄理教务。后来张继宗十八岁的时候,成年了,按照规矩,需要入京觐见康熙帝。只是那个时候突然有传言说有人要争夺张天师之位。估计就是当时康熙帝的手段吧,他令张继宗与其人分坛祷雨分别真假,结果张继宗获胜。”小天师道:“这下子,康熙皇帝没办法了,只能承认他是正统。”

“不错,据《补天师世家》载,康熙二十年的时候,这位少年天师袭爵入觐,上命祷雨,灵验,赐御书碧城额以为号。康熙三十三年奉诏进香五岳,在汴京等地,以铁符镇水。三十五年上赐干坤玉剑。四十二年诰授光禄大夫。四十六年赐第京师,五十二年赐帑银重修龙虎山殿宇。五十四年入觐京师,行至扬州琼花观而羽化,享年四十八。”作为天师道如今的天师,张掌门对于自家的家谱那记得不是一般的清楚:“一般我天师道的掌教真人都是长寿的,最短也是要活个六七十岁,都是八十以上才会去世,活超过一百的都不少见,只有这位先祖,大概是当时的环境使然,他老人家不到半百之龄就溘然长逝,能跟他老人家一样的就是宋时的张继先天师,国家薄弱,先生三十六岁就归天了。”

天师道的掌门的确都是长寿之人。

从世袭的家谱上可以看到,一般都是八十几岁、九十几岁才去世,且多数都是无疾而终。

“他不遗憾。”小天师却道:“张继先建了上清正一宫与天师府,他是操心劳力过多,才会英年早逝。”

“是,是。”张掌门对于小天师的话很是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