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基地不同意。

蝗虫从孵化出来到羽化,最多可能要经历四十多天。即便现在的气候导致成长速度翻了几倍,可只要晚一天行动,就有可能让下一个产粮区遭殃。

南方没有第二个方胜利,但有一个地理优势——山多。

比起蝗虫可以“信步由缰”的各大平原来,南方的山可以说是天然的屏障,能够协助人类造出一条“蝗虫迁移路线”来。而只要把蝗虫大军赶到相对封闭的地方,火就可以烧起来了。

一大片荒废了好些年的荒地被选中,荒地周围有高低不同的好几座山。有些山打出了隔离带,有些被作为“燃料场”牺牲。虽然这些山之前都是承包的山林,理论上来说,不告自取相当于侵害私有财产。但这种世道,只能先征收、后讲理,等山林承包人来了再说吧。

而且,单一树种的山林,的确也是最好烧起来的燃料。

虽然这个地方本来就在蝗虫大军的前进方向,但中间又牺牲了不少田地山林,才勉强让大部分蝗虫齐齐进入这里。

熊熊烈火顺利燃起,白天的烟雾好似把天空都遮住了,灰蒙蒙、呛死人;晚上的火光冲上半空,点燃夜幕,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林场……不,应该说是火场发出的光点。

即便地面滚烫,即便火墙就在眼前,蝗虫却依旧坚定向前。大量同伴的同向移动和向光性,一切的一切,都指引着蝗虫跳入这个火坑。

赤色烈焰就是它们的坟场。

荒地大部分是杂草,燃料少,过火很快。但山林过火却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这很容易脱离掌控。幸运的是,因为前阵子下了几场暴雨,山林里湿气还很重,火势并未发展到完全不可控的地步。

三天三夜,火势明显小了下去。

无人机在高空巡查火势,画面实时传回了现场的画面。

从无人机的镜头看来,明火其实已经很少了,火场里基本就是一片焦黑加上浓烟滚滚。无人机在浓烟里穿梭,时不时镜头就被烟雾遮挡一阵。

贺琅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侧头和更角落的宋霖低声道:“那些在现场不远看火势的人说,老远都能闻到烤蝗虫的香味。”

“‘香味’?”宋霖偏头扫他一眼,“怎么,他们还想把战利品捡回来分一分尝尝味道?”

贺琅一本正经地做思考状,然后道:“变异的,还是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