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太太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之中,仍然抽出时间作了晌礼,下午三点钟,就该“发轿”去迎亲了。
按照规矩,男方前去迎娶的领头人物是“娶亲太太”,由新郎之母或女主婚人担任,这一角色必是韩太太亲自扮演无疑了,她盼了二十六年,就是盼的坐上“花轿”去迎娶儿媳妇。可是,事到临头,不料这个人选问题却发生了争执,有多嘴的来宾说:既然如今不兴花轿了,好些人家儿也就不再去“娶亲太太”了,派几个大姑娘、小媳妇就把新媳妇接来了。这么一说,新月就自告奋勇,要去接陈淑彦!
韩太太嗔怪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哪儿能办这么件儿大事?”
新月却笑着说:“我和淑彦最要好,我去接她,她才高兴呢!按理说,我还算是他们的‘古瓦西’呢!”
“听听,这丫头多不知道客臊?哪儿有小姑子当媒人的?我们请了正经的‘古瓦西’!”韩太太也笑了。
女宾们却说新月去合适,模样儿又体面,又是新郎的亲妹妹,再好不过了。这么一说,似乎显得韩太太的资格倒差了点儿似的。
“妈,让我去吧?”新月央求她。十八年来,新月还很少在妈面前这么“撒娇”。
女宾们当中也有老派的,坚持说,“娶亲太太”还是不能免,至于谁跟着去,倒也随便。这就使韩太太让了一步,做出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决定:“唉,那就咱们娘儿俩都去!”
“噢,太好了!”新月兴奋得手舞足蹈。
韩太太率领着新月和迎亲队伍,出门上了“花轿”以小汽车为代用品,车上扎着红绸,贴着“喜”字,不用轿夫,开起来风驰电掣,倒也另有一番风味,未见得就不如花轿。韩太太和新月并排坐在车里,车子“嘀,嘀,嘀”长鸣三声,就开走了,一共好几辆,长长的一串,倒是相当威风!
陈淑彦家门口,自然也贴着大红“喜”字,站了一大片人,迎接车队,领头的人物是“送亲太太”,便是陈淑彦她妈,韩太太的亲家母。
亲家母不等车子停稳,便急急地向韩太太见礼,韩太太接拜之后,走下车来,拜见亲家母和众位亲友。新月不懂这些规矩,只红着脸,跟在后头,心里偷偷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