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延又等了片刻,估量着自己的人应该把温如岚的耳目赶的差不多了,终于切入正题。
他对着孟醒行了一个十分正式的礼,半百的年纪,腰躬了有九十度,孟醒都担心他会把腰给闪了。
而在管延将腰弯下时,同时传来的,是一声饱含屈辱与愤慨的大呼:“陛下受苦了!”
孟醒眉毛一挑,就听管延继续道:“臣未曾想到温如岚竟如此狠心,竟是将陛下用来挡箭了!”
他这短短一句话,却透露出不少的信息量。
孟醒试探道:“太师这是何意?”
“回陛下,实不相瞒,孙参将指使刺客行刺一事,确有其事。”在孟醒惊讶的神情中,管延直白的将这件事给说了出来。
但是他说归说,却将自己撇的一干二净:“臣那弟子一心忠君报国,知道陛下处处受温如岚钳制,有心重振朝政,却苦于此狼子野心之小人大权在握,无以施为。臣那弟子曾数次在臣面前痛斥此事,但臣却未曾在意,却不想,他在八月初二那晚的灯会,竟干了傻事。”
“那行刺的刺客确实是孙参将派去的,却不是为了行刺陛下,而是为了刺杀温如岚,孙参将是一心为了陛下,想要为陛下肃清君侧。臣知道此事时已经太晚了,孙参将已经开始行动了,所以臣也就没来得及阻止。”
“臣本想隔天就来陛下面前请罪,惩治臣管教弟子无方,却没想到,那夜出了如此大的变故!”管延说到此声音带上了一点恰到好处的哽咽,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孙参将行事一向稳妥,派去刺杀的人更是军中的神箭手,按理说不会射错,结果最后中箭的却是陛下,想必是温如岚察觉不妙,用陛下来挡箭了!”管延这么说着,也这么深信着。
因为他觉得除了这个理由完全解释不了一个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为什么会射错人,难不成还能是小皇帝主动为温如岚挡箭吗?
怎么可能呢。
虽然真相就是这样的,但管延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想法。
小皇帝无论如何不可能跟温如岚是同一战线的,更不可能为温如岚挡箭,温如岚想要谋权篡位的野心不说人尽皆知,但起码宫里的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而一朝改朝换代,孟醒这个前朝皇帝的下场,要么是暴病身死,要么是被软禁关一辈子。
就算这小皇帝是个傻子吧,但傻子也不会一心往死路上走。管延觉得之前孟醒在朝堂上的宣判之所以会那么偏袒温如岚,并不是出于本心,而仅仅是因为被温如岚胁迫,在温如岚的威慑下不得不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