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怕大额的定金真的被卷跑,不情不愿地同意了和平解约,他们是没什么损失,可房东错过了最繁荣的市场,而杨桢失去了一个单子。
与此同时,最热的涨势过后,受紧急利益驱使的房产类纠纷慢慢暴露,相关的新闻开始充斥人们的眼球。
比如房东见房价疯涨在过户环节公然违约被告、买家购房资质做假被取消资格、小中介卷款潜逃、卖房遭查封,原因竟是开发商还有抵押未还……
相应的,红火的土地拍卖市场,出现了今年的第一宗流拍,有一就有二,慢慢辐射到全国。
部分行业领先的地产老大哥也开始抛售部分已竞得土地,声称要向轻资产模式的方向发展。
分析师、财经专家粉墨登场,有条不紊地讲述着2018年楼市的未来是稳中小跌,“房住不炒”的目标不再是目标。
一二线的土地供应本来就不多,机警的投资客刹住脚步,开始大隐隐于市,而三四线往下的城镇却像是与网络信息脱了节,还在疯狂的囤地开发。
面对两极分化严重的年终市场,政府亮出了它更加严苛的调控,房地产税的出台终于从愈演愈烈的流言,变成了官方的声音。
一时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个年底仍然和平,但却并不太平。
第148章
楼市中有个很好玩的现象,就是平稳期出现了,预测和点评才会像雪花一样洒满网络。
在众多展望2018看跌看涨的分析中,今年年底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去年起火爆的“地王”。
严厉密集的楼市调控让房价没能达到开发商预期的高度,面粉贵过面包,开发出来了就是等着亏,于是全国各地“地王折戟”、“地王辉煌不在”、“地王资金断裂”的相关新闻层出不穷。
而相较于骑虎难下的“地王”,政府的土地供应量却仍然势头不减,据地产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有8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破了千亿。
这种落差不禁让网友戏谑地吟起了一句诗:我待土地如初恋,土地却虐我千百遍。
然而即使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蜂拥挤向拍卖会场的开发商仍然不在少数,大家都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奢求抓住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自己有机会平步青云。
而在青山这座房价仍然在涨的城市里,多数有房的人们也在做着跟开发商相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