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闻或跃”对父亲再次失望,他能够依靠的人就更少了,自己埋头一顿瞎搞,也就迎来了天书里的结局 古董店倒闭。
企业倒闭这里面的学问可就更大、更复杂了,闻或跃甚至有理由怀疑,书里王叔的结局,是假借古董店倒闭,卷款另起炉灶。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另外两家琅 斋的存在,远的就不说了,同在寺后街上的这家,很显然也是做古董生意的,且明显是想蹭百年老店的名气,王叔为什么就没去管过呢?
要么,这店就是王叔扶植起来,给闻或跃设套的。
要么,这店是王叔对闻或跃的一种试探,给自己留后路做准备。
总之,重名的琅 斋,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不太好的企业信号。
“当年你母亲因为一些原因,咳,”闻老爷子不太想提起和前妻失败的婚姻,稍微点了一下便快速略过了,“选择了出国。国内的很多产业她都不便打理,便把店里的一部分股份债券分给了经理,来换得对方对店铺的兢兢业业。”
当从“给别人打工”变成“给自己打工”之后,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这种行为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像王叔这样,被喂大了野心,很容易反客为主,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年,这店本就应该是他的。
“也就是说,王叔不是我想开除就能够开除的。”闻或跃若有所思。
闻或跃本来还觉得这事最大的难点是王叔确实为店里鞠躬尽瘁半生,不太可能直接把他辞退。解决办法,闻或跃都大致有个框架,他准备挪用自己当年让老臣乞骸骨的套路,以王叔都这么大岁数了,早就不该如此辛劳为由,送他回家颐养天年。
说白了就是,你退休吧,别哔哔了,我养你,直到死。
但王叔有古董店的股权,还是仅次于闻或跃的第二大股东,这就有麻烦。
首先,闻或跃连股权是什么都没太搞懂。商业真的是闻或跃的知识盲区。士农工商,在古代,他一直被教育的是,陛下无需成为一个商人,只需要懂的怎么从富到流油的商人手里拿到合理的收税就可以了。
“需要爸爸帮忙吗?”闻老爷子从闻或跃不告诉他去古董的动作里,猜到了儿子或许是想自己试试的心态,便没有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旗号贸然直接出手,准备想看看儿子的意思。
闻或跃思索半晌,果然还是没有直接答应:“我在想想吧。”
闻或跃能靠自己,还是想靠自己的,如果事事都只会喊爸爸哥哥,那和直接撒泼打滚的找他们要钱又有什么区别?当然,闻或跃也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真的是个废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逞强,有些时候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我们以三天为期,你想出来了,就自己放手去干。想不出来……”闻老爷子摸了摸儿子柔软的黑色短发,那爸爸就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