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六月天里(二)

岁月流歌 淮上文歌 1920 字 2022-09-17

但走到中午的时候,大成子、狗蛋这俩小娃就走不动了,一路嚎哭了起来。

他们出门的时候都没穿鞋,光着脚丫走在石子路上,这样的滋味不好受啊!

刚子、毛丫比大成子他们大两岁,也懂事了一些。

去附近的农家找来了几根木棍,给伙伴们作为拐杖。

“大头孩!走姥姥家啦!你们老娘家在哪个庄子啊?”

路旁正在给秋粮除草的社员们,把他们四个娃当成了一家的兄妹,正在去外婆家的路上。

前方的大山越来越近了,刚子憋着气一声不吭的走在了前面。

看飞机的主意是他出的,再难再累也不能回头。

而对于大成子和狗蛋来说,早就想回家了。

但刚子和毛丫两个孩子王不同意,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在了后面。

现在自己回家,既不认得路,又怕途中的野狗。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这个时候才想到了家和爹妈的好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傍晚转过一段盘山的公路之后,西南山坳中间飞机场的跑道尽收眼底。

几架歼七轰炸机在空中盘旋,然后如归巢的燕子一般,稳稳降落在机场的跑道上。

再往前去,就是军事禁区了,路卡上的哨兵拦住了他们。

“小孩!你们找谁?”

看到几个小娃邋里邋遢、缩头缩脑的模样,一位背着冲锋枪的哨兵叔叔走上前来,和蔼的问他们。

他可能把这四个小娃,当成是机场里某位军人的家属了。

“看、看飞机!”

问了半天,哨兵才搞清楚,这些小孩是过来看飞机的。

“这是军事重地,不准随便进的!都回家吧!”

哨兵叔叔向他们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又回到了自己的哨位上。

走了一天的路,几个小娃又累又饿,连家在哪个方向都记不清了,也不知道能去哪儿,都呆呆的站在了原地。

“小朋友,你们哪个大队的?家离这儿有多远?”

见大成子他们没有离开的意思,哨兵奔到远处的岗亭汇报之后,又跑了回来,附身问他们。

“油坊生产队的,我们早上就出来了,到现在才走到这儿。”

关键时刻,毛丫要比其他三个男娃机灵。

但毕竟都是学年前儿童,她也不知道自己家所属哪个区、哪个公社、哪个大队。

“这样吧,告诉叔叔你们来的地方,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房子、桥啊树啊都行!”

解放军战士已经搞清楚这四个小娃是离家出走的儿童了,在这夜晚的山间如没有人照看会很危险。

“有树!李子树!”

“还有大塘!”

“有一条新河!河上有桥!我们就是从那儿来的!”

娃们七嘴八舌,还是毛丫说到了点子上。

“好吧,等一会机场派辆汽车送你们回去!就送到新河的大桥那儿!以后不许再瞒着大人随便出来啦!听到没有!”

哨兵叔叔挺直了身子,严厉的命令道。

得到的回声了了,几个小娃已经有点迷糊了。

一个小时后,军车在新河大桥的边上,把他们放了下来。

就地联系了一户农家安置好后,才乘着夜色原路离去。

第二天上午,王家大庄呼天抢地的爹妈们,终于用队里的手扶拖拉机,接回了夜不归宿的娃们。

而对于成子、刚子、毛丫、狗蛋这四个胆大包天的小娃来说,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就像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一样。

很多天之后,他们才缓过了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