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

剑来 烽火戏诸侯 7136 字 2022-09-17

今天,少年推门而入,与娘亲住在一屋的妹妹,正在剪窗花,妹妹手巧,许多精巧窗花,她看一眼就能学会,虽说靠这个挣不着大钱,吃不饱饭,可到底是能挣钱了。

少女惊喜起身道:“哥,你怎么来了。我去喊娘亲回家,给你做顿好吃的?”

少年挑了张小板凳,坐在少女身边,笑着摇头,轻声道:“不用,我混得多好,你还不知道?咱们娘那饭菜手艺,家里无钱无油水,家里有钱全是油,真下不了嘴。不过这次来得急,没能给你带什么礼物。”

少女笑了,一双干干净净好看极了的眼眸,眯起一双月牙儿,“不用不用。”

少年咧嘴一笑,伸手往头上一模,递出拳头,缓缓摊开,是一粒碎银子,“拿去。”

少女欲言又止,还是收下了那粒银子,可沉,七八钱呢。

少年坐在板凳上,身体前倾,双手托着腮帮,望向开了门便面朝屋子里边的两位门神老爷。

其实这位早慧少年,如今已经不太信是什么门神仙灵了,有些自己的猜测,极有可能是当年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游侠。

可是娘亲和妹妹都始终笃定那两颗雪花钱,就是门神显灵。

不过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那对差点被少年偷走钱财的爷孙,出了祠庙后,坐上那辆在家乡雇佣的简陋马车,沿着那条摇曳河返乡北归。

孩子说要看书,老人笑着说路上颠簸,这么看书太伤眼睛,到家了再看不迟。

孩子嘿嘿一笑,说到家就不这么说了。老人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孩子突然说道:“先前在河神老爷那么大个家里边,有个走在我们旁边的姐姐,抿起嘴微笑的样子,真好看。”

老人想了想,记起来了,“是说那背竹箱的两人?”

孩子使劲点头,“后来咱们走得快,那个姐姐走得慢些,我一转头看她,她就会笑。”

老人笑道:“是那负笈游学的读书人。”

孩子问道:“爷爷,那根竹子是拐杖吗?我看那姐姐哥哥,走路腿脚都没问题啊。”

老人忍俊不禁,耐心解释道:“那可不是什么拐杖,有名字的,叫行山杖,读书人出门远游,经常需要翻山越岭,有些人,家里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又想着学问更大,身边没有奴仆书僮跟随,得自己背行囊过山过水,就需要一根行山杖喽。”

孩子笑道:“哈,我们家也没啥钱,看来我以后也需要一根行山杖。”

老人揉了揉孙子的脑袋,说道:“读万卷书,要花很多钱的,行万里路,倒是吃苦就行。爷爷年轻那会儿,也跟要好朋友一起远游过,是去那些郡望大族、书香门第的藏书楼,每天就是借书抄书,还书再借书。有些读书人家,不计较什么,很热情,欢迎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去抄书,至多叮嘱我们一句,莫要损坏书籍便是了,每天还会好菜招呼着,不过偶尔呢,也会有些下人仆役,小小埋怨几句,例如每夜挑灯抄书,他们就说说笑一句,灯油如今又涨价了之类的。这些都没什么。”

孩子听得直打哈欠。

老人将孩子抱在怀中,孩子有些犯困,新鲜劲儿一过,走路又多,便开始沉沉睡去。老人轻声喃喃道:“二十几岁,急匆匆闹哄哄杀出笔端的文字,挡都挡不住,三十后,才气渐衰,只能闷炖一番,再上了岁数,不曾想反而,写非所写,不过是好似将好友们请到纸上,打声招呼,说些故事罢了。”

那车夫突然说道:“又携书剑两茫茫。”

车厢内老人诧异不已,那车夫不该有此雅言才对,轻轻放下孩子,掀开帘子。

那年轻车夫转过头,问道:“老爷这是?”

老人笑问道:“为何有‘又携书剑两茫茫’此语?”

车夫愣道:“老爷说甚?”

老人哑然,笑道没什么,退回车厢,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而那个粗鄙不识字的车夫,没来由多出一个念头,找那陈灵均去?

下一刻,车夫又浑然忘记此事。

木衣山上,在裴钱和李槐登船之时,纳兰祖师就收起了山河画卷,陷入沉思。

男子遂愿说道:“一脉相承。有其师必有其徒,有其徒必有其师。”

女子称心亦是点头。

片刻之后,老修士打算再看看,所以重新施展神通,咦了一声,那俩孩子身边,怎的多出一头金丹境小狐魅了?

然后不知为何,那幅画卷自行模糊起来。

那对神仙眷侣面面相觑。

纳兰老祖师笑着收起神通。

摇曳河畔的茶摊那边。

客人依稀,准备打烊了。

掌柜取出两片羽毛,分别来自文武两雀。

他与那趴在桌上打盹的年轻伙计说道:“有事情做了。”

一位年轻女子突然现身落座,“劝你们别做。”

————

夜幕中,李槐走在裴钱身边,小声说道:“裴钱,你教我拳法吧?”

裴钱欲言又止,神色古怪。她这趟远游,其中拜访狮子峰,就是挨拳头去的。

裴钱犹豫了半天,还是摇头道:“学拳太苦。”

停顿片刻,然后裴钱补充了一句,“何况我也不会教拳。”

李槐反而有些开心,笑道:“我学什么都贼慢贼慢,你不会教拳更好,学拳不成,我不伤心,你也不用担心误人子弟啥的。换成是陈平安,我就不学,他那性子,一旦教拳,我想偷懒都不成……裴钱,我只是实话实说,你不许生气啊。”

裴钱思量一番,说道:“我师父那两个拳桩,你不是比我更早看到?又不难学,你应该会的。”

李槐悻悻然道:“我只是胡乱学了个‘千秋’睡桩,其实陈平安说了啥,我都没记住,只当自己是学了。六步走桩和剑炉立桩,我就更不敢学了,怕被李宝瓶他们笑话。”

裴钱摇头道:“我不教拳。我自己都不会什么拳法。”

李槐说道:“你会啊!不是刚刚与薛河神问拳了吗?”

裴钱只是不答应。

我的拳法,拳落何处。

裴钱抬头看了眼天幕。

而大地之上,四周唧唧夜虫声。

————

青鸾国白云观外边不远处,一个远游至此的老僧,租赁了间院子,每天都会煮汤喝,明明是素菜锅,竟有鸡汤滋味。

所以得了个鸡汤和尚的绰号。

不解签,只看手相。偶尔算命,更多为人解惑。每次一两银子,进门就得给钱,解惑不满意,一样不还钱。

这天有个读书人登门,问自己能否考取功名。

老和尚看过了读书人的手相,摇摇头。

读书人大怒,开始说那科举误人,罗列出一大堆的道理,其中有说那世间几个状元郎,能写出名垂千古的诗篇?

老和尚递出手去,读书人气呼呼丢出一粒银子。

老和尚得了钱,落袋为安,这才笑道:“科举误人不误人,我不去说,耽误你做不成官老爷,倒是真的。”

读书人脸红耳赤,“你看手相不准!”

老僧自顾自笑道:“再者你说那状元郎写不出千古名篇,说得好像你写得出来似的。历史上状元郎有几个,大体上还是估算得出来。你这样制艺不精的落第书生,可就多到数不过来了。有些落魄书生,才情文采那确实是好,无法金榜题名,只能说是性格使然,命理不合。你这样的,不但科举不成,其实万事不成,靠着家底混日子,还是可以的。”

读书人挥袖离去。

“痴儿。”

老僧摇摇头,“怨大者,必是遭受大苦难才可怨。德不配位,怨不配苦,连那自了汉都当不得啊。”

那读书人正在门口穿靴子,听闻此言,火上浇油,转头怒道:“秃驴找打!”

“打人可以。”

老僧说道:“得给药钱!”

读书人犹豫一番,还是离去,与人便说这老僧是个骗子,莫要浪费那一两银子。

可惜老僧如今在青鸾国京城名气不小,后边等着看手相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一个神色悲苦的年轻男子进了屋子,问姻缘能否重续。

老僧看过了手相,摇头说难。

男子自怨自艾,碎碎念叨她真是无情,辜负痴心,但是我不怨她就是了,只恨自己无钱无势。说到伤心处,一个大男人,竟然双手握拳,泣不成声。

老僧点头道:“好的好的,多怨自己不怨人,是个好习惯。”

男子哽咽道:“法师,只想知道如何能解心结,不然活不下去了,真心活不下去了。”

大概是前边有同道中人,吃过亏了,男子抬起头,说道:“莫要与我说那什么放下不放下的混账话!莫要与我说那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浆糊话。老子放不下,偏不放下!我只想要她回心转意,我什么都愿意做……”最后男人小声念着女子闺名,真是痴心。

老僧说道:“两个法子,一个简单些,饿治百病。一个复杂些,却也能让你晓得当下日子,熬一熬,还是能过的。其实还有个,不过你得着月老去。”

言语之后,老僧搓动手指。

男人摇头道:“身上没银子了。”

老僧一脸嫌弃,“饿去。”

男人伏地大哭。

老僧无奈,“罢了罢了。递出手来。”

男人伸出手去,老僧轻轻一点前者手心,男子立即呆若木鸡,片刻之后,悠悠醒来,恍若隔世,额头满是汗水。

老僧说道:“我收你一两银子,你不过是做一噩梦而已,可我替你挨了那份剐心、油锅之苦,却是真真切切的,去吧。”

男人摇摇晃晃离去。

老僧轻轻叹息,手指并拢,轻轻一扯,然后轻轻往身上袈裟一搭。

之后来了个被自觉坑骗的汉子,丢了一两银子在地上,落座后,双手撑在膝盖上,咬牙切齿道:“既然打人需要给钱,那我不打人,只骂人,如何?啊?!”

老僧摇头,“不行。”

那人嗤笑道:“为何?!”

“骂得我,当然骂得,我又无所谓,只是我不忍心你徒增口业而已。既收了你银子,还要害你,于心何忍?世间身陷口业业障而不自知者,很是误己。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人之口、心两扇门,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我与你说关门,说口业清净,心境无尘,那儒家讲慎独,也是关门。道家崇清净,还是关门。心关难守,连那山上炼师都怕得很,可咱们这些凡夫俗子,若是连少说几句话都做不到,就不太妙了。现在还要骂?”

那人半点不含糊,破口大骂,唾沫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