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别说这种远程运输的问题了。
颜棠倒不是不想走真空包装的路线,但目前人手实在不够,只能暂时搁置。
所以,到目前为止,富贵儿的淘宝店中,出售的只有一些产自溪水村的干货,如板栗、木耳、芝麻、花生等。
还有就是酒囊了。
活的特别像个农村土特产店铺,但即使这样,富贵儿的淘宝店也有了一些稳定回购的粉丝。
只是当富贵儿冲上热搜后,淘宝店里那少的可怜的几件货,也被那大量的流量迅速秒光了。
经常来店里回购的几位老顾客,这还是头一次点进来后,发现一片空空如也的模样。
纳闷的老客户只能在买家提问那里留言:
——请问是发生了什么吗?
——难道店长发现这么卖实在亏本,所以准备关店走人?
不要啊,嚎哭,我可是在好几家同类型的农副特产店都买过,最后才锁定了这家。
——如果不卖了,我还要继续在淘宝海里捞针。
……
正好有新客陆续收到了购买的东西,了解实情的他们,乐呵呵的在下面回复:
——姐妹们,看热搜啊。
——对,我也是热搜过来的,看着评论区不像刷单,就随便买了点。
在双方互相了解情况的时候,颜棠指挥着两个技术人员,将提前拍摄好产品图的各式各样的绣品上架了。
就在前几天,赶在冬天的第一场薄雪降临前,富贵儿的第一家半自动化纺织厂建成了。
只不过,第一批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却不是阿云三姐妹中任意的一个的布匹,而是小蚂蚁们的绣品。
按照常理说,布匹才是重复性更强的工艺,只要录入了充足的走线的数据,应该就没有问题。
相反,倒是绣品则更加复杂些。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三姐妹在想要尝试量产时,说出了类似厨师在讲解调料用量时,说的那句“适量”的话。
——随意。
她们在纺织的时候,是真的随自己心意,这样得到的布料也更美。
但也是“随意”这两个字,难倒了两位工程师。
“不行啊姑娘,必须有固定的程序,机器它是死的,哪儿能随意呢?”
闻言,阿云几个也犯了愁,随心所欲惯了的人,一旦被要求说出固定的走线方法,就像是被束缚住了一般。
但当特意停下分辨某一针要如何走,下一针又要如何跟的时候,虽然也能得到成品,但怎么看都缺少了神韵。
就在阿云三姐妹陷入困局时,谁也没有想到,小蚂蚁们那边会进行的会如此顺利。
它们不会像阿云想的那般多,具有明显的群体性,每一针都是一个定点、一个定点匀速走下来的。
一片大叶、一朵花、几株草,对于人类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蚂蚁们,可能那就是全世界。
它们熟知叶片的不同走向,比厚涂技法更加精细。
又因绣出来的,是它们平日里生活的世界,更是从它们的视角看到的花草,所以就莫名带着些难以描述的生机与生动。
利用程序,将小蚂蚁们的每个定点记录下来后,第一批试验的成品,完成率甚至超过了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