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撬墙角的来了

旧金山往事 陶良辰 2460 字 2022-09-18

倒也没骗蒂姆。

最近确实从沙特阿拉伯来了一群人,跟陈林芝商量将大约三十亿美金存放在联合资本集团的细节。

对方想要仗着钱多降低私募管理费,降到每年1,如此一来岂不是等于打白工,陈林芝最终只答应让五个点,按照一年19收取管理费,外加是20的利润分红。

这已经算是针对大客户优待过后的报价,普通公募投资者们的年度管理费平均高达35,只收取管理费,不拿盈利分成。

这些数字比其他同行们稍微高点,自从这些基金滚雪球般壮大起来之后,陈林芝的态度就四个字——爱投不投。

在客户收益有保障的前提下,倘若不能保证自身利润,他宁愿省点心,休息休息,已经到了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的程度。

说起联合资本集团,这家公司目前正集中力量发展私募基金。

有些厉害的基金经理往往也喜欢从公募转到私募上,因为私募可以定盈利分成,而且操作灵活,没有公募基金的苛刻规定。

早前算是积攒实力,今年以来已经开始跟众多客户重新签订合约,约定了25的盈利分成,达到一定金额后可以拿到折扣,但是折扣数额并不大,底线就是20的盈利分红。

这种做法虽然会影响到部分投资者们的积极性,也确实有部分合作多年的老客户选择撤资,但是有早年盈利数据做背书,影响并不是太大。

改革在陈林芝的推动下,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推进,即使面临阻力也坚持实施,毕竟眼光放长远点,也许会涉及到十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利润,哪怕管理的资金数额减少,还是可以赚到更多。

用法比安的话来说,这叫小牛育肥长大,可以宰杀做牛排了。

虽然在同行们看来,陈林芝的做法未免有自掘坟墓的嫌疑,然而还是引起华尔街的跟风潮,越来越多私募基金选择提高盈利分成比例,有些私募基金因此一蹶不振,被人骂到狗血淋头。

没办法,谁让他们赚钱的本事不如陈林芝,偏偏还那么心黑呢。

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分配,在产品设计上往往以投资者保本为优先,偿还投资者本金之后,剩下的部分则有多种分配方式,包括二八或者三七分、门槛收益、追补机制、单项目业绩报酬和回报等等。

投资者们在选择投资联合资本集团旗下的私募产品时候,也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

最畅销的是“门槛收益”,它是指投资者在收回本金以外,还能得到5左右的年化收益,在满足这两个条件之后,再将利润按照三七的方式计提业绩报酬,联合资本能拿到三成。

为了多挣钱点,理财公司一直不惜余力去计算如何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提成的做法倒不是陈林芝首创,不过是被他进一步发扬光大,将私募基金公司本身的提成比例拔高了。

一帮石油土豪们,很难在陈林芝面前占据主动权,毕竟谁都不缺钱。

假如单纯给他们开绿灯,其他投资者们肯定会闹,因此即使不拿这三十亿美金,也不能坏了自己推出的新规矩。

考虑到联合资本近几年一直保持高增速,商谈过程暂停两天后,接下来继续谈判,还算比较顺利,原因在于陈林芝的利益跟投资收益直接挂钩,让他们相信会努力管理好这些资金,最主要的是他们的酋长点了头。

陈林芝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骤然暴富,积攒出的名气让更多人愿意相信他的能力,搁在其他业绩表现堪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里,别说20的提成了,想拿到10都不容易。

可以说,在完成盈利分红改革以后,联合资本集团才真正变成一头名副其实的现金奶牛,陈林芝可以用它投资众多领域,从收益中提成一部分,空手套白狼。

这是早年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本以为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却没想到雪球会滚得这么快。

私募基金市场里往往赢家通吃,投资者们喜欢通过历年业绩,来判断一支私募基金是否出色,这就导致许多著名的基金经理想要跳槽到陈林芝手底下,通过管理更多资金让自己赚到更多。

只可惜陈林芝不看他们聪不聪明,只看他们听不听话,宁愿提拔一些成熟稳重的老员工们,也不愿再招些所谓的聪明人。

联合资本集团给过那些基金管理人们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结果却不是太好,遇到过乌龙指,也遇到过自以为眼光极好的蠢蛋,进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考虑到陈林芝几乎全赢,吃点败仗也挺好,但不听话的人多了会导致管理混乱,所以联合资本的人力资源部门在陈林芝的指挥下,喜欢从内部提拔新的基金经理。

去年奖金最多的一位就是首席运营官法比安,拿了六百万美金,奖金过百万的基金经理总共有十七位,也难怪其他公司的人会眼红,在这1991年,美元依然很值钱。

————————————————

联合资本集团一切正常,三峡大坝和沪市化工总厂一时半会儿都没动静,位于港城的半导体产业园也还在建造当中,没个一两年时间很难出成绩。